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內銀未來增長 視乎四大因素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各內銀均主要受惠於息差提高,以及有效所得稅稅率得以降低,刺激盈利勁升。

 ˙過往內銀的盈利增長主要倚賴淨息差擴闊,因此倘息差收窄對內銀的影響不輕。

  內銀股公布上半年亮麗的業績,但不少內銀管理層卻坦言盈利增長見頂。他們所指的是「增長幅度」見頂,而非「盈利」見頂,即是盈利上升步伐將會放慢下來,而非「倒退」。而大家可留意下列因素,判斷內銀盈利增長會否大幅放緩。

  多間銀行的管理層在上半年業績中,不約而同地預警,盈利增長或見頂,未來銀行的盈利將由高速增長期,轉入較正常而平穩持續增長期。

多名管理層預警增長見頂

  建設銀行(00939)首席財務官龐秀生坦言,明年盈利增長情況或進一步惡化,明年及後年則恐再難取得50%以上增長。交行董事長蔣超良則預期,盈利大增可說是「空前」,不敢說「絕後」,強調盈利增長幅度「已到了頂部」。中信銀行(00998)行長陳小憲則指,淨息差上季度已開始轉趨平穩,並出現收窄趨勢,而且下半年貸款增長步伐亦會有所減慢。事實上,上述內銀高層的預警,與券商的預期不謀而合。根據彭博綜合券商的預期,內銀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料明顯放緩。

  上半年強勁的業績,除了因為業務發展強勁外,各銀行均主要受惠於息差提高,及有效所得稅稅率得以降低,刺激盈利勁升。例如工商銀行(01398)的盈利增長,約3成來自規模擴大和息差擴闊,有效所得稅稅率下降及撥備支出壓力下降的貢獻,亦佔約2成。大家可留意下列支持盈利增長的因素,會否出現變化。

影響內銀股盈利增長因素

1. 淨息差

  淨息差指貸款利率減存款利率的差距,是衡量銀行邊際利潤的指標,淨息差愈高,反映銀行獲利能力愈高。事實上,由於宏調的關係,去年中央多次調高利率,而且不對稱加息的做法,即是貸款利率的加幅大於存款利率,這無疑增加了銀行的獲利空間。

  大家可從人民銀行網站(www.pbc.gov.cn)公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查看內銀貸存利率的變化,以了解內銀的淨息差走勢。

  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今年一直攀升的金融機構貸款平均利率,6月開始從高位明顯回落;與此同時,內地股市和樓市受壓,引發市民將資金從股市及樓市,轉投到銀行體系,並且敘造較高息的定期存款。近月有關定期存款的比重更顯著上升。貸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下半年要維持現水平的淨息差難度較高,而且2006年至今銀行淨息差不斷擴闊的趨勢亦可能完結。過往內銀的盈利增長主要倚賴淨息差擴闊,因此倘息差收窄對內銀的影響不輕。

  例子:里昂報告指,交行(03328)上半年的定期存款較去年下半年增長49.9%,但儲蓄存款則下跌7.2%,而定存比例就由去年38%急升至今年第二季的49%,而且資金由儲蓄存款流向定期存款的步伐,在第二季加快起來,因此該行淨息差似乎已經見頂。

2. 減稅效應

  2008年起,內地企業開始實施兩稅合併,內資企業所得稅由33%下降至25%,與外資企業看齊,這惠及稅率較高的內資企業,其中銀行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今年銀行的所得稅率得以大幅回落,刺激上半年稅後盈利勁升。

  然而,投資者不應對稅率下調而抱無限憧憬,因為來自實質稅率下降的正面影響,僅屬一次性,明年銀行也不會像今年般,有兩稅合一的減稅效應刺激,意味着未來的盈利,亦將進入較正常的增長周期。

3. 信貸成本

  上半年,各銀行因資產質素改善而受惠,惟大家要留意未來內銀的資產質素會否因為市場波動或經濟轉壞而下降,因為信貸質素下降可能令銀行的信貸成本將會上升,以及不良貸款撥備增加。

例子

  建行(00939)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不良額,較去年上升8.57億元,而不良貸款比率亦上升0.1個百分點。

4. 成本對收入比率

  成本對收入比率反映內銀的經營效益,現時有關比率已降至頗低的水平。投資者宜留意內銀企業的有關比率能否改善。


欄名: 股壇解碼器

正選招行工行 黑馬宜買信行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六家內銀股已公布中期業績,普遍稍勝市場預期。

 ˙六行上半年盈利增長強勁,惟下半年增長料放緩。

 ˙進取投資者可選招商銀行(03968),保守的宜選工商銀行(01398),中信銀行(00998)為黑馬。

----------------------------------

前景:招行NIM稱冠 盈利能力最高

  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NIM)是衡量銀行盈利的重要指標,為淨利息收入與平均生息資產總額的比率,數字愈高,反映銀行獲利能力愈高。

  比較上半年NIM,六行中以招行稱冠,NIM較去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至3.66%(見圖3),中行(03988)NIM僅升0.06個百分點至2.72%,是六行中唯一NIM低於3%的內銀股。

  過往內銀股盈利增長來自NIM擴闊,但趨勢將會改變。招行董事長秦曉指,受到定存比例上升,以及人行可能再次不對稱加息影響,該行下半年淨利息收益率極可能回落。

貸款結構︰房貸風險較高

  一般而言,國企銀行的公司類貸款普遍比例較高,如工行達72.4%,反之商業銀行的零售貸款比例較高。貸款結構主要有兩重點,一是公司類貸款內的中小企貸款,二是個人貸款內的住房貸款。

  關注個人房貸,主要是內地樓市過去數月下滑,內銀住房貸款比例過大,若借款者斷供將增加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損盈利。

  六行中,以中行的住房貸款比例最高,達19.06%,其次是招行及建行(佔18.61%及17%),其餘三行的住房貸款比例介乎9.79%至13.2%。

  至於中小企貸款,大部分內銀表示上半年均有所增加。值得留意的,是國有銀行的中小企貸款比例較少,商業銀行較多,例如建行中小企貸款佔企業/公司類貸款僅9.8%,招行則佔40.6%。

資金成本︰視乎定存比重

  六行的資金成本,大部分均為客戶存款利息。

  一般而言,定存利息較高,利息成本亦較高,活期存款利息較低,故成本亦較低。

  六行之中,存款利息成本最低的是招行和建行,同為1.94%(見圖4),主要是其定存比例較低,分別為46.44%及44.18%,反之兩行的活期存款均逾53%。

  存款利息成本最高的是信行,達2.3%,主要是其存款結構內,有54.64%為定存;定存的平均利息成本達3.205%,同時,其活期存款僅佔45.36%。

  由於近期投資氣氛轉趨審慎,故料客戶多會把存款轉為定存,故定存比例較高的信行及中行,存款成本將進一步上升。

貸款質素︰招行較同業佳

  隨着內銀信貸風險管理質素不斷提升,期內六行不良貸款比率較去年底均有下跌趨勢,跌幅介乎3至54個點子;在六行中,招行不良貸款比率最低(見圖5),其上半年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底的1.54%降至1.25%,改善幅度優於同業。

  另外,招行上半年貸款準備金覆蓋率高達216.13%,為六行之冠,高覆蓋率有助減低投資風險。以資產質素而言,招行表現較其他同業理想,穩健的資產質素有利進一步提高股東回報。

次按資產︰中行涉金額大

  美國樓市持續下跌,令持有美國次按相關資產及「兩房」相關債券的內銀需繼續為相關投資作減值撥備。六行中,交行現時沒持有上述相關債券投資;招行及信行則只持有兩房相關債券,現時帳面值分別為2.55億美元及15.84億美元(見表3)。

  中行持相關資產數額最多,截至6月底,中行持次按相關資產及兩房相關債券帳面值278.33億美元。由於美國樓市仍未見底,以及兩房前景未明,中行有可能要繼續為相關投資作撥備。

禁售期滿︰建行恐有沽壓

  內銀股正面對解禁股沽售風險。由8月中旬開始,內銀戰略投資者的禁售期陸續屆滿,市場憂慮部分或會沽貨套現,當中以建行最高危。建行主要戰略投資者是美國銀行及淡馬錫,市場揣測兩者在禁售期滿後有可能沽貨。

  美銀在建行H股上市前認購的191.33億股,將於今年10月底解禁。美銀亦持認購期權可於2011年3月前增持至19.9%。美銀在信貸危機中損手嚴重,為強化本身財務,有可能沽貨。

  建行董事長郭樹清表示,未收到美銀有意減持通知,雙方有為期7年的長遠策略合作協議,對於減持之說,他稱「一點也不擔心」。

----------------------------------

展望:盈利增長率 信行排第一

  六行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長強勁,惟展望下半年,增長料放緩,意味增長已見頂。

建行交行預告增長見頂

  建行(00939)及交行(03328)管理層均坦言,盈利增長有收窄趨勢,增長幅度「已到了頂部」。

  建行上半年純利增長71%,建行首席財務官龐秀生表示,面對淨利息收益率已屆相對高水平、稅收正常化、非利息收入難以持續高增長等因素下,未來盈利增長將放緩,下半年盈利增幅仍會超過5成,而09及2010年或少於5成。

  交行上半年純利增長81%,交行董事長蔣超良亦預言,盈利增幅已見頂,淨息差擴大已見頂,未來存在資產質素下降風險。

工行有力抵禦不良貸款

  按彭博綜合券商預測,08年全年每股盈利增長,以信行最勁,料增59%,其次招行,增53%。預測09年每股盈利增長大幅放緩至介乎16%至18%。

  比較估值,六行以中行(03988)最低,主要反映其盈利增長最低,以及持有次按相關資產令市場憂慮。大型內銀股而言,以工行及建行增長前景較佳,惟建行承受較大的解禁股沽售風險,或對股價構成壓力;工行因信貸政策取態保守兼採多元化策略,被證券界指為對不良貸款抵禦能力最高的銀行,抗跌力較強,故工行較可取。

  中型內銀股則以招行增長前景及資產質素較佳,較可取。


欄名: 封面故事

羅傑斯《玩賺地球》 勉勿怕挫折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雖然中國「狂牛」近期回頭走,不少股民心灰意冷,但在內地沃爾瑪某大分店的暢銷書陳列中,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今年初的新著作《中國牛市》(A Bull in China)繼續擺放,此外,暢銷書架上還多了一本筆者未見過的羅傑斯新書《玩賺地球》。

為《玩賺地球》中文版寫序

  翻閱內容,原來這是羅傑斯記錄其在新千年前後駕平治汽車環遊世界的《Adventure Capitalist》的最新中譯版本。在台灣,這本書早已繙譯了繁體中文版,但今次的簡體中譯本,不僅是重新編譯,還加上羅傑斯親自撰寫的新序言。

3年遊116國 最喜歡中國

  羅傑斯和未婚妻佩蒂(Paige Parker)1999年1月1日從冰島出發,駕駛着平治車廠為他們特製的黃色房車,訪問了116個國家,兼且「對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迷戀,並不想急切地回家」,整個旅程共花了3年時間。兩人在新千年途經英國時結婚,而佩蒂也成為羅太了,至今他們育有兩女兒,包括五歲的樂樂(Happy)和4個月大的蜂蜂(Bee)。

  在新序言中,羅傑斯寫道︰「在這116個國家中,我最喜歡的是中國。我已經3次駕車穿越了中國,現在,我對她非常熱愛。」

  「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將會是中國人的世紀。」

指高速發展時 必會遇困難

  「這個國家的土地上到處生機勃勃,中國正在對世界敞開胸懷。當然,中國也會經歷許多發達國家都會經歷的困難,但我相信,所有必須的變化都會最終到來。」

  羅傑斯還介紹了自己的家庭生活。「2003年5月30日,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樂樂出生了,她有一個專門教她普通話的保姆,由於保姆只說中文,樂樂現在的普通話像母語一樣流利。我們甚至舉家遷到新加坡以便樂樂能夠在一所中文學校就讀,繼續學習普通話和有關中國的知識。」

  羅傑斯不是只說恭維的話。他指出:「中國也會經歷那些挫折和困境,正如所有成功的國家在高速發展期遇到的問題一樣。」

促迎接改變 盼相遇在旅途上

  「例如中國將不得不讓人民幣自由兌換,但各種各樣有利或不利的後果都將最終呈現。可是別太擔心︰想想美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奮力擴張其影響力時面臨的那些可怕的挫折吧!」

  羅傑斯在結語時向中國讀者們招手︰「快去看看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吧,讓我們相遇在遊歷的路上。」

羅傑斯對美悲觀 續增持國航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對於商品後市充滿信心,認為近期的大型調整,只是過度急升後的回吐,當然,任何人對於調整的底部都說不準,羅傑斯只說又有買入金屬的衝動了。

  不過,他還是最看好農產品,此外,他上月趁低增持了中國國航股票(H股)。

指美經濟更差 促伯南克辭職

  他對於美國的前景很悲觀,但對於中國經濟仍充滿信心,認為美國經濟已積重難返,而「不懂經濟」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只亂印銀紙托市,令美國的債務短時間內倍增,他不認為這樣做可以解決問題,反而令病情惡化,及至要「施手術」時,可能無法復元了。

  他認為,伯南克理應辭職及解散聯儲局,停止干預市場,讓市場自然調節。

  羅傑斯曾公開表示沽空美國金融股,據了解,他在7月份曾全部把沽空的股份回補,市場有傳言指他此役賺了數億美元計。

平金融股淡倉 傳賺億計美元

  對於中國股市,他沒有高價套利,表示一股也沒有沽出,只望把中國股票都留給女兒們,因為他相信中國牛市是漫長的,股價今後多年還會節節上升。

  羅傑斯曾經說深滬指數3000點附近可再買,但2500點也跌破。事實上,他一向不認為可以預知短期股市的高點和低點,只能說6000點過高而3000點可再買,因此,當股市跌至2000餘點後,他鼓勵已在較高位套現的投資者,再買中國股票。

奧運期搭客大減 買錯國航?

  他在高位沒沽貨,卻身體力行趁低增持國航股份,然而,他也即時懷疑自己在投資上是否犯錯,因為他在奧運前某次搭乘國航航機,搭客較他想像中更加少。

  他估計,這種做法是基於反恐防恐及讓北京的空氣更清新,所以在奧運前開始大幅收緊簽證發放,國航的載客量因而減少,股價受到更大沽壓。

  但羅傑斯從樂觀的角度看待搭客稀疏的問題。他說:「說不定我已在底部買入國航股票,因為當中國當局在9月份奧運後發簽證回復正常,到時國航的載客量可急增。」

熱炒前吸納 愛亞洲航空龍頭

  羅傑斯其實又一次具體地指出「熱炒前買進」(Get them before they are hot)的原則。

  有誤以為,羅傑斯既看好油價又看好國航是一種對冲行為(即若油價下跌航空股受惠), 但實情並非如此,羅傑斯看好亞洲及特別是遠東區旅遊業,因此喜歡中國的航空龍頭股,他知道國航管理層會利用對冲油價來減輕成本上升,而在艱難的經營環境下,航空業必定汰弱留強,更有利國航的擴展。

﹏﹏﹏﹏﹏﹏﹏﹏﹏﹏﹏﹏﹏﹏﹏﹏﹏﹏

小知識︰羅傑斯看好中國航空股

  商品大王羅傑斯聲稱自己持有大量中國國航(00753)與中國的航空股。去年1月他更到北京實地考察國航的營運情況,並獲當時的中國航空集團總經理兼中國國航股份董事長李家祥親自接待。

  羅傑斯承認十分看好中國航空股前景:「未來三年,航空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機會,國航是最大的,是最重要的,它曾有過問題,所以我想去視察一次,才決定買入或沽出,或甚麼都不用做。」

共和黨技窮 寧挺奧巴馬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奧巴馬強勢出擊爭奪美國總統寶座,一些親共和黨的學者也轉向,包括著名日裔歷史學家福山教授(Francis Fukuyama)。筆者日前介紹福山駁斥「新冷戰重臨」的觀點,福山於1989年提出「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即民主制度與自由經濟已取得勝利)而聞名於世,他被視為新保守主義的創始人之一,但布殊出兵伊拉克後,福山和新保守主義決裂,近期,他公開表態挺奧巴馬。

福山反對伊戰 與布殊決裂

  在學習福山觀測世情時,筆者得到教授本人的回覆和指正,獲益良多。

  福山主張美國在世界各地傳播自由民主及市場經濟,但反對用武力實現目的,他指布殊發動伊拉克戰爭罔顧國際法,不僅令美國泥足深陷,也做了很壞的先例,使其他大國可藉口動武,例如最近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

麥凱恩好鬥 寄望奧巴馬

  他支持奧巴馬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麥凱恩支持伊戰及主張以武力解決恐怖主義和大殺傷力武器擴散等問題,反之,奧巴馬不認同強權思想。

  另一原因是他對共和黨徹底失望。他對筆者說: 「共和黨已到了思路閉塞的地步」(out of ideas)。

  雖然福山駁斥麥凱恩的智囊卡根所鼓吹的冷戰重臨論,但他指出,隨着美國獨大告終,世界面臨更多挑戰。

憂美拒接受滑落現實 續冒險

  他說:「美國很難接受其力量下降的現實,而任何高估我們今後仍可控制事態發展的想法,可能會帶來危險。」(I think that it will be hard for the US to accept the decline in its own relative power, and that there is some danger in our overestimating the degree to which we will be able to shape events from now on.)

  他並非毫無保留支持奧巴馬,指若奧巴馬上台執政,應善於利用伊拉克局勢已改善的機會,使美軍能按奧巴馬的時間表撤軍。

美兩位歷史學大師 殊途同歸

  福山對布殊及共和黨失望,美國另一位歷史學大師Franz Schurmann也是這樣。

  Schurmann老師曾經希望布殊改過及與切尼劃清界綫,但恨鐵不成鋼。由於患上老人病,Franz暫無法表達對選情的看法,但筆者相信,他不會支持好戰的候選人。

  Franz近年提出「帝國」(Empires)紛崛起,世界走向多極化的論點。他指出,成功的「帝國」只會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優勢,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反之,武力爭霸,將如歷來的好戰者一樣,注定失敗。

﹏﹏﹏﹏﹏﹏﹏﹏﹏﹏﹏﹏﹏﹏﹏﹏﹏﹏

小知識:福山與新保守主義決裂

  福山一直都與新保守主義的核心人物、《旗幟周刊》定期撰稿人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的政治理念十分相近,他更為福山1992年出版的著作《歷史之終結》書後摺撰寫簡介。

  但福山於2006年出版《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中譯:在十字路口的美國),正式標誌着與新保守主義的決裂,並修正之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支持,直斥布殊主義已經失敗。自「911」後,新保守主義者大多認為要用盡一切手段,當然包括武力,在中東推動民主。但福山在書中指出,應該依靠發展經濟,促進市場自由等手段而非武力,去達致民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