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內銀未來增長 視乎四大因素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各內銀均主要受惠於息差提高,以及有效所得稅稅率得以降低,刺激盈利勁升。

 ˙過往內銀的盈利增長主要倚賴淨息差擴闊,因此倘息差收窄對內銀的影響不輕。

  內銀股公布上半年亮麗的業績,但不少內銀管理層卻坦言盈利增長見頂。他們所指的是「增長幅度」見頂,而非「盈利」見頂,即是盈利上升步伐將會放慢下來,而非「倒退」。而大家可留意下列因素,判斷內銀盈利增長會否大幅放緩。

  多間銀行的管理層在上半年業績中,不約而同地預警,盈利增長或見頂,未來銀行的盈利將由高速增長期,轉入較正常而平穩持續增長期。

多名管理層預警增長見頂

  建設銀行(00939)首席財務官龐秀生坦言,明年盈利增長情況或進一步惡化,明年及後年則恐再難取得50%以上增長。交行董事長蔣超良則預期,盈利大增可說是「空前」,不敢說「絕後」,強調盈利增長幅度「已到了頂部」。中信銀行(00998)行長陳小憲則指,淨息差上季度已開始轉趨平穩,並出現收窄趨勢,而且下半年貸款增長步伐亦會有所減慢。事實上,上述內銀高層的預警,與券商的預期不謀而合。根據彭博綜合券商的預期,內銀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料明顯放緩。

  上半年強勁的業績,除了因為業務發展強勁外,各銀行均主要受惠於息差提高,及有效所得稅稅率得以降低,刺激盈利勁升。例如工商銀行(01398)的盈利增長,約3成來自規模擴大和息差擴闊,有效所得稅稅率下降及撥備支出壓力下降的貢獻,亦佔約2成。大家可留意下列支持盈利增長的因素,會否出現變化。

影響內銀股盈利增長因素

1. 淨息差

  淨息差指貸款利率減存款利率的差距,是衡量銀行邊際利潤的指標,淨息差愈高,反映銀行獲利能力愈高。事實上,由於宏調的關係,去年中央多次調高利率,而且不對稱加息的做法,即是貸款利率的加幅大於存款利率,這無疑增加了銀行的獲利空間。

  大家可從人民銀行網站(www.pbc.gov.cn)公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查看內銀貸存利率的變化,以了解內銀的淨息差走勢。

  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今年一直攀升的金融機構貸款平均利率,6月開始從高位明顯回落;與此同時,內地股市和樓市受壓,引發市民將資金從股市及樓市,轉投到銀行體系,並且敘造較高息的定期存款。近月有關定期存款的比重更顯著上升。貸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下半年要維持現水平的淨息差難度較高,而且2006年至今銀行淨息差不斷擴闊的趨勢亦可能完結。過往內銀的盈利增長主要倚賴淨息差擴闊,因此倘息差收窄對內銀的影響不輕。

  例子:里昂報告指,交行(03328)上半年的定期存款較去年下半年增長49.9%,但儲蓄存款則下跌7.2%,而定存比例就由去年38%急升至今年第二季的49%,而且資金由儲蓄存款流向定期存款的步伐,在第二季加快起來,因此該行淨息差似乎已經見頂。

2. 減稅效應

  2008年起,內地企業開始實施兩稅合併,內資企業所得稅由33%下降至25%,與外資企業看齊,這惠及稅率較高的內資企業,其中銀行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今年銀行的所得稅率得以大幅回落,刺激上半年稅後盈利勁升。

  然而,投資者不應對稅率下調而抱無限憧憬,因為來自實質稅率下降的正面影響,僅屬一次性,明年銀行也不會像今年般,有兩稅合一的減稅效應刺激,意味着未來的盈利,亦將進入較正常的增長周期。

3. 信貸成本

  上半年,各銀行因資產質素改善而受惠,惟大家要留意未來內銀的資產質素會否因為市場波動或經濟轉壞而下降,因為信貸質素下降可能令銀行的信貸成本將會上升,以及不良貸款撥備增加。

例子

  建行(00939)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不良額,較去年上升8.57億元,而不良貸款比率亦上升0.1個百分點。

4. 成本對收入比率

  成本對收入比率反映內銀的經營效益,現時有關比率已降至頗低的水平。投資者宜留意內銀企業的有關比率能否改善。


欄名: 股壇解碼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