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共和黨技窮 寧挺奧巴馬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奧巴馬強勢出擊爭奪美國總統寶座,一些親共和黨的學者也轉向,包括著名日裔歷史學家福山教授(Francis Fukuyama)。筆者日前介紹福山駁斥「新冷戰重臨」的觀點,福山於1989年提出「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即民主制度與自由經濟已取得勝利)而聞名於世,他被視為新保守主義的創始人之一,但布殊出兵伊拉克後,福山和新保守主義決裂,近期,他公開表態挺奧巴馬。

福山反對伊戰 與布殊決裂

  在學習福山觀測世情時,筆者得到教授本人的回覆和指正,獲益良多。

  福山主張美國在世界各地傳播自由民主及市場經濟,但反對用武力實現目的,他指布殊發動伊拉克戰爭罔顧國際法,不僅令美國泥足深陷,也做了很壞的先例,使其他大國可藉口動武,例如最近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

麥凱恩好鬥 寄望奧巴馬

  他支持奧巴馬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麥凱恩支持伊戰及主張以武力解決恐怖主義和大殺傷力武器擴散等問題,反之,奧巴馬不認同強權思想。

  另一原因是他對共和黨徹底失望。他對筆者說: 「共和黨已到了思路閉塞的地步」(out of ideas)。

  雖然福山駁斥麥凱恩的智囊卡根所鼓吹的冷戰重臨論,但他指出,隨着美國獨大告終,世界面臨更多挑戰。

憂美拒接受滑落現實 續冒險

  他說:「美國很難接受其力量下降的現實,而任何高估我們今後仍可控制事態發展的想法,可能會帶來危險。」(I think that it will be hard for the US to accept the decline in its own relative power, and that there is some danger in our overestimating the degree to which we will be able to shape events from now on.)

  他並非毫無保留支持奧巴馬,指若奧巴馬上台執政,應善於利用伊拉克局勢已改善的機會,使美軍能按奧巴馬的時間表撤軍。

美兩位歷史學大師 殊途同歸

  福山對布殊及共和黨失望,美國另一位歷史學大師Franz Schurmann也是這樣。

  Schurmann老師曾經希望布殊改過及與切尼劃清界綫,但恨鐵不成鋼。由於患上老人病,Franz暫無法表達對選情的看法,但筆者相信,他不會支持好戰的候選人。

  Franz近年提出「帝國」(Empires)紛崛起,世界走向多極化的論點。他指出,成功的「帝國」只會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優勢,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反之,武力爭霸,將如歷來的好戰者一樣,注定失敗。

﹏﹏﹏﹏﹏﹏﹏﹏﹏﹏﹏﹏﹏﹏﹏﹏﹏﹏

小知識:福山與新保守主義決裂

  福山一直都與新保守主義的核心人物、《旗幟周刊》定期撰稿人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的政治理念十分相近,他更為福山1992年出版的著作《歷史之終結》書後摺撰寫簡介。

  但福山於2006年出版《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中譯:在十字路口的美國),正式標誌着與新保守主義的決裂,並修正之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支持,直斥布殊主義已經失敗。自「911」後,新保守主義者大多認為要用盡一切手段,當然包括武力,在中東推動民主。但福山在書中指出,應該依靠發展經濟,促進市場自由等手段而非武力,去達致民主目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