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小辭典】甚麼是增值稅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增值稅 (Value Added Tax):

是內地最主要的稅種,佔政府收入超過4成。簡單而言,在整個經濟體系內,任何的交易的增值部分,都要按稅率課稅。

公式:應納稅額 = 交易增值部分x稅率

比如你向A公司賣出貨物1件,成本為10000元,賣出金額為11000元,交易的增值額為1000元;此交易應繳納稅額為1000元x17%=170元(內地增值稅率一般為17%)

1994年,內地正式推行增值稅,將舉國的稅制逐步調整至以增值稅為基礎的稅制,增值稅徵收覆蓋銷售貨物、加工、勞務以及進口貨物;鑒於制度龐雜,其後不斷推出完善的細則。在2007年7月1日,為促進中部發展,中央特意放寬了中部六省份26個老工業城市,其中8個行業的增值稅減免範圍。今次的稅務改革,也正是據此基礎擴大。

按增值稅的精神,是根據每個經濟活動徵收,被視為是較公平的徵稅方法。市場普遍相信,內地這次調整增值稅徵收,是為了減輕在實體經濟中舉足輕重的生產型企業的負擔之餘,也一併改善增值稅徵收中部分紕漏。


撰文: 蔡美玉
欄名: 今日熱點

投資收益減 國壽宜審慎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中期業績較市場預期為佳。

 ˙下半年保費收入可望保持增長。

 ˙未來將加大投資固定收益產品,淨投資收益率將會回落。

  雖然上半年中國遭受雪災和地震影響,加上內地以至環球股市均表現疲弱,內地多家保險公司於上周出爐的中期業績,整體表現仍優於市場預期,但盈利增長又能否保持至下半年 本周將逐一對中國人壽(02628)、中國平安(02318)、中國財險(02328)及中保國際(00966)的業績作出品評,探究各保險股的前景,並作出比較,頭炮為內地保險業務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國人壽。

前景分析:保費收入持續增長

  中國人壽今年上半年總保費收入及保單管理費收入為792.8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4.36%,盈利下跌31.99%至158.38億元,但仍較市場預測上限為高。集團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期內總投資收入按年下跌47%至195億元,淨投資收益率及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98%及4.62%,優於同業。高盛認為,國壽持續於債券及存款投資的回報錄得增長,以及首年期繳保費按年增加26%,故其中期業績優於該行預期。

  國壽上半年的銀行相關保險業務佔總保費收入41%,發展較其他業務為佳。總裁萬峰表示,集團將重點發展風險型長期期交服務,以提升銀保業務的價值,並預期今年全年續期保費收入可達800億元,09年全年續期保費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單計上半年首年保費收入已達280億元,今年全年首年保費收入有信心可超過380億元。

壽險市佔率42.8%

  國壽今年1月至7月期間之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2,030億元,按年增長53.9%,主要是集團於業界擁有較大的規模,故得以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集團上半年於中國壽險市場的佔有率,較去年底增加3.1個百分點至42.8%。花旗認為國壽採取以市場佔有率為主導的策略和強勁的銀行保費銷售,以致目前投資/存款類別保費佔總保費61%,是自2004年上半年以來最高的水平,但保費組合質素仍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市場關注國壽新業務毛利率下跌問題,認為銀行相關保險業務的增長,將令國壽新業務面對壓力。美林表示,國壽新業務銷售有所增加,年度化首年保費上半年有39%升幅,即使毛利率下跌15至20%,亦可令國壽08年全年新業務維持20%以上的穩健增長。瑞信更為樂觀,認為上半年年度化首年保費的升幅,足以支持國壽新業務的價值,全年增長達28%。

債權投資比重提高

  由於內地市場與海外市場相關性愈來愈大,次按問題將持續影響內地、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國壽因應內地以及環球金融市場波動,於上半年以保守為主的策略調整資產組合,股權型投資佔投資資產的比例由去年底22.95%降低至13.28%,債權型投資比例由52.13%增加至58.57%,定期存款比例亦由19.83%增加至20.97%。

  國壽表示,對權益投資仍持審慎態度,因股市存在不明朗因素,未來將加大固定收益產品投資。花旗估計,國壽08年全年的淨投資收益率回落至4.2%,預料下半年的未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值虧損將會增加,令全年總投資收益按年下跌43.5%,至451.45億元。大摩表示,由於內地股票市場前景未明,加上國壽持貨較多,故相信其股價表現難以優於大市。

  面對投資回報不穩的情況,中國保監會最近修訂內地保險法,下半年將放寬保險機構投資基礎設施的範圍。董事長楊超表示,有關修訂可擴大保險公司對能源及交通等基建項目的投資,有助提升集團投資回報。市場人士認為,擴大項目投資及增加投資比例均有利於保險股分散風險,改善投資渠道,以達到更平穩的投資回報及安全性。

投資建議:25.5元吸納 目標36.1元

  中國壽險行業正處於快速增長期,國壽擁有內地壽險市場份額達43%,透過其龐大的規模、網絡及投資優勢,可望獲得行內最大的利益。除保費收入外,投資收益亦為主要收入來源,相信在內地及全球金融市場回升後,國壽盈利將再現升勢,值得投資者長綫吸納。

P/EV高於同業

  國壽中期業績沒有披露內涵價值,但國壽歸屬公司股東的權益跌幅,與平保相若,故以平保每股內涵價值下跌13.5%推斷,國壽的每股內涵價值約8.78元,以昨日收市價29.25元計,P/EV約3.3倍,估值較同業為高。

  根據彭博綜合預測,國壽08年全年盈利為261.94億元人民幣,意味着下半年盈利只有103.56億元人民幣,盈利將繼續出現倒退。綜合券商估計,08年度國壽的每股內涵價值為10.62元,打個八折以防盈利下跌的風險,以P/EV為3倍計,建議在25.5元吸納,目標價36.1元。

風險:保費收入放緩

  ■由於內地股市疲弱,環球經濟亦出現滯脹局面,國壽在內地及國外投資表現將不太樂觀。星展銀行相信,內地要推出有利A股的政策措施後,國壽於09年下半年才能取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國壽董事長楊超亦表示,資本市場未來走勢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集團的保險業務發展和投資收益產生影響。

  ■國壽保費增長,有賴於以往有利的承保環境,市場預期短期內中國仍不會下調利率,壽險保單的資金成本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國壽4至7月份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已從5.85%下調4.5%,相信下半年整個行業結算利率亦將保持下跌趨勢,隨着結算利率和銀行存款利率的差額縮小,壽險產品吸引力將下降,導致整個行業的保費增速放慢。

  ■中國保監會早前表示,今年1至7月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6.7%,是近十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但存在速度大起,可持續性不強,今年銀保業務過快增長,主要依賴於外部環境因素,這些因素明年能否延續尚難確定,或造成明年業務增長速度的大幅下滑。


欄名: 中資特區
系列名: 保險股業績評(一)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內銀未來增長 視乎四大因素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各內銀均主要受惠於息差提高,以及有效所得稅稅率得以降低,刺激盈利勁升。

 ˙過往內銀的盈利增長主要倚賴淨息差擴闊,因此倘息差收窄對內銀的影響不輕。

  內銀股公布上半年亮麗的業績,但不少內銀管理層卻坦言盈利增長見頂。他們所指的是「增長幅度」見頂,而非「盈利」見頂,即是盈利上升步伐將會放慢下來,而非「倒退」。而大家可留意下列因素,判斷內銀盈利增長會否大幅放緩。

  多間銀行的管理層在上半年業績中,不約而同地預警,盈利增長或見頂,未來銀行的盈利將由高速增長期,轉入較正常而平穩持續增長期。

多名管理層預警增長見頂

  建設銀行(00939)首席財務官龐秀生坦言,明年盈利增長情況或進一步惡化,明年及後年則恐再難取得50%以上增長。交行董事長蔣超良則預期,盈利大增可說是「空前」,不敢說「絕後」,強調盈利增長幅度「已到了頂部」。中信銀行(00998)行長陳小憲則指,淨息差上季度已開始轉趨平穩,並出現收窄趨勢,而且下半年貸款增長步伐亦會有所減慢。事實上,上述內銀高層的預警,與券商的預期不謀而合。根據彭博綜合券商的預期,內銀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料明顯放緩。

  上半年強勁的業績,除了因為業務發展強勁外,各銀行均主要受惠於息差提高,及有效所得稅稅率得以降低,刺激盈利勁升。例如工商銀行(01398)的盈利增長,約3成來自規模擴大和息差擴闊,有效所得稅稅率下降及撥備支出壓力下降的貢獻,亦佔約2成。大家可留意下列支持盈利增長的因素,會否出現變化。

影響內銀股盈利增長因素

1. 淨息差

  淨息差指貸款利率減存款利率的差距,是衡量銀行邊際利潤的指標,淨息差愈高,反映銀行獲利能力愈高。事實上,由於宏調的關係,去年中央多次調高利率,而且不對稱加息的做法,即是貸款利率的加幅大於存款利率,這無疑增加了銀行的獲利空間。

  大家可從人民銀行網站(www.pbc.gov.cn)公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查看內銀貸存利率的變化,以了解內銀的淨息差走勢。

  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今年一直攀升的金融機構貸款平均利率,6月開始從高位明顯回落;與此同時,內地股市和樓市受壓,引發市民將資金從股市及樓市,轉投到銀行體系,並且敘造較高息的定期存款。近月有關定期存款的比重更顯著上升。貸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上升,意味着下半年要維持現水平的淨息差難度較高,而且2006年至今銀行淨息差不斷擴闊的趨勢亦可能完結。過往內銀的盈利增長主要倚賴淨息差擴闊,因此倘息差收窄對內銀的影響不輕。

  例子:里昂報告指,交行(03328)上半年的定期存款較去年下半年增長49.9%,但儲蓄存款則下跌7.2%,而定存比例就由去年38%急升至今年第二季的49%,而且資金由儲蓄存款流向定期存款的步伐,在第二季加快起來,因此該行淨息差似乎已經見頂。

2. 減稅效應

  2008年起,內地企業開始實施兩稅合併,內資企業所得稅由33%下降至25%,與外資企業看齊,這惠及稅率較高的內資企業,其中銀行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今年銀行的所得稅率得以大幅回落,刺激上半年稅後盈利勁升。

  然而,投資者不應對稅率下調而抱無限憧憬,因為來自實質稅率下降的正面影響,僅屬一次性,明年銀行也不會像今年般,有兩稅合一的減稅效應刺激,意味着未來的盈利,亦將進入較正常的增長周期。

3. 信貸成本

  上半年,各銀行因資產質素改善而受惠,惟大家要留意未來內銀的資產質素會否因為市場波動或經濟轉壞而下降,因為信貸質素下降可能令銀行的信貸成本將會上升,以及不良貸款撥備增加。

例子

  建行(00939)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不良額,較去年上升8.57億元,而不良貸款比率亦上升0.1個百分點。

4. 成本對收入比率

  成本對收入比率反映內銀的經營效益,現時有關比率已降至頗低的水平。投資者宜留意內銀企業的有關比率能否改善。


欄名: 股壇解碼器

正選招行工行 黑馬宜買信行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六家內銀股已公布中期業績,普遍稍勝市場預期。

 ˙六行上半年盈利增長強勁,惟下半年增長料放緩。

 ˙進取投資者可選招商銀行(03968),保守的宜選工商銀行(01398),中信銀行(00998)為黑馬。

----------------------------------

前景:招行NIM稱冠 盈利能力最高

  淨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NIM)是衡量銀行盈利的重要指標,為淨利息收入與平均生息資產總額的比率,數字愈高,反映銀行獲利能力愈高。

  比較上半年NIM,六行中以招行稱冠,NIM較去年同期上升0.7個百分點至3.66%(見圖3),中行(03988)NIM僅升0.06個百分點至2.72%,是六行中唯一NIM低於3%的內銀股。

  過往內銀股盈利增長來自NIM擴闊,但趨勢將會改變。招行董事長秦曉指,受到定存比例上升,以及人行可能再次不對稱加息影響,該行下半年淨利息收益率極可能回落。

貸款結構︰房貸風險較高

  一般而言,國企銀行的公司類貸款普遍比例較高,如工行達72.4%,反之商業銀行的零售貸款比例較高。貸款結構主要有兩重點,一是公司類貸款內的中小企貸款,二是個人貸款內的住房貸款。

  關注個人房貸,主要是內地樓市過去數月下滑,內銀住房貸款比例過大,若借款者斷供將增加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損盈利。

  六行中,以中行的住房貸款比例最高,達19.06%,其次是招行及建行(佔18.61%及17%),其餘三行的住房貸款比例介乎9.79%至13.2%。

  至於中小企貸款,大部分內銀表示上半年均有所增加。值得留意的,是國有銀行的中小企貸款比例較少,商業銀行較多,例如建行中小企貸款佔企業/公司類貸款僅9.8%,招行則佔40.6%。

資金成本︰視乎定存比重

  六行的資金成本,大部分均為客戶存款利息。

  一般而言,定存利息較高,利息成本亦較高,活期存款利息較低,故成本亦較低。

  六行之中,存款利息成本最低的是招行和建行,同為1.94%(見圖4),主要是其定存比例較低,分別為46.44%及44.18%,反之兩行的活期存款均逾53%。

  存款利息成本最高的是信行,達2.3%,主要是其存款結構內,有54.64%為定存;定存的平均利息成本達3.205%,同時,其活期存款僅佔45.36%。

  由於近期投資氣氛轉趨審慎,故料客戶多會把存款轉為定存,故定存比例較高的信行及中行,存款成本將進一步上升。

貸款質素︰招行較同業佳

  隨着內銀信貸風險管理質素不斷提升,期內六行不良貸款比率較去年底均有下跌趨勢,跌幅介乎3至54個點子;在六行中,招行不良貸款比率最低(見圖5),其上半年不良貸款比率,由去年底的1.54%降至1.25%,改善幅度優於同業。

  另外,招行上半年貸款準備金覆蓋率高達216.13%,為六行之冠,高覆蓋率有助減低投資風險。以資產質素而言,招行表現較其他同業理想,穩健的資產質素有利進一步提高股東回報。

次按資產︰中行涉金額大

  美國樓市持續下跌,令持有美國次按相關資產及「兩房」相關債券的內銀需繼續為相關投資作減值撥備。六行中,交行現時沒持有上述相關債券投資;招行及信行則只持有兩房相關債券,現時帳面值分別為2.55億美元及15.84億美元(見表3)。

  中行持相關資產數額最多,截至6月底,中行持次按相關資產及兩房相關債券帳面值278.33億美元。由於美國樓市仍未見底,以及兩房前景未明,中行有可能要繼續為相關投資作撥備。

禁售期滿︰建行恐有沽壓

  內銀股正面對解禁股沽售風險。由8月中旬開始,內銀戰略投資者的禁售期陸續屆滿,市場憂慮部分或會沽貨套現,當中以建行最高危。建行主要戰略投資者是美國銀行及淡馬錫,市場揣測兩者在禁售期滿後有可能沽貨。

  美銀在建行H股上市前認購的191.33億股,將於今年10月底解禁。美銀亦持認購期權可於2011年3月前增持至19.9%。美銀在信貸危機中損手嚴重,為強化本身財務,有可能沽貨。

  建行董事長郭樹清表示,未收到美銀有意減持通知,雙方有為期7年的長遠策略合作協議,對於減持之說,他稱「一點也不擔心」。

----------------------------------

展望:盈利增長率 信行排第一

  六行今年上半年盈利增長強勁,惟展望下半年,增長料放緩,意味增長已見頂。

建行交行預告增長見頂

  建行(00939)及交行(03328)管理層均坦言,盈利增長有收窄趨勢,增長幅度「已到了頂部」。

  建行上半年純利增長71%,建行首席財務官龐秀生表示,面對淨利息收益率已屆相對高水平、稅收正常化、非利息收入難以持續高增長等因素下,未來盈利增長將放緩,下半年盈利增幅仍會超過5成,而09及2010年或少於5成。

  交行上半年純利增長81%,交行董事長蔣超良亦預言,盈利增幅已見頂,淨息差擴大已見頂,未來存在資產質素下降風險。

工行有力抵禦不良貸款

  按彭博綜合券商預測,08年全年每股盈利增長,以信行最勁,料增59%,其次招行,增53%。預測09年每股盈利增長大幅放緩至介乎16%至18%。

  比較估值,六行以中行(03988)最低,主要反映其盈利增長最低,以及持有次按相關資產令市場憂慮。大型內銀股而言,以工行及建行增長前景較佳,惟建行承受較大的解禁股沽售風險,或對股價構成壓力;工行因信貸政策取態保守兼採多元化策略,被證券界指為對不良貸款抵禦能力最高的銀行,抗跌力較強,故工行較可取。

  中型內銀股則以招行增長前景及資產質素較佳,較可取。


欄名: 封面故事

羅傑斯《玩賺地球》 勉勿怕挫折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雖然中國「狂牛」近期回頭走,不少股民心灰意冷,但在內地沃爾瑪某大分店的暢銷書陳列中,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今年初的新著作《中國牛市》(A Bull in China)繼續擺放,此外,暢銷書架上還多了一本筆者未見過的羅傑斯新書《玩賺地球》。

為《玩賺地球》中文版寫序

  翻閱內容,原來這是羅傑斯記錄其在新千年前後駕平治汽車環遊世界的《Adventure Capitalist》的最新中譯版本。在台灣,這本書早已繙譯了繁體中文版,但今次的簡體中譯本,不僅是重新編譯,還加上羅傑斯親自撰寫的新序言。

3年遊116國 最喜歡中國

  羅傑斯和未婚妻佩蒂(Paige Parker)1999年1月1日從冰島出發,駕駛着平治車廠為他們特製的黃色房車,訪問了116個國家,兼且「對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的迷戀,並不想急切地回家」,整個旅程共花了3年時間。兩人在新千年途經英國時結婚,而佩蒂也成為羅太了,至今他們育有兩女兒,包括五歲的樂樂(Happy)和4個月大的蜂蜂(Bee)。

  在新序言中,羅傑斯寫道︰「在這116個國家中,我最喜歡的是中國。我已經3次駕車穿越了中國,現在,我對她非常熱愛。」

  「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將會是中國人的世紀。」

指高速發展時 必會遇困難

  「這個國家的土地上到處生機勃勃,中國正在對世界敞開胸懷。當然,中國也會經歷許多發達國家都會經歷的困難,但我相信,所有必須的變化都會最終到來。」

  羅傑斯還介紹了自己的家庭生活。「2003年5月30日,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樂樂出生了,她有一個專門教她普通話的保姆,由於保姆只說中文,樂樂現在的普通話像母語一樣流利。我們甚至舉家遷到新加坡以便樂樂能夠在一所中文學校就讀,繼續學習普通話和有關中國的知識。」

  羅傑斯不是只說恭維的話。他指出:「中國也會經歷那些挫折和困境,正如所有成功的國家在高速發展期遇到的問題一樣。」

促迎接改變 盼相遇在旅途上

  「例如中國將不得不讓人民幣自由兌換,但各種各樣有利或不利的後果都將最終呈現。可是別太擔心︰想想美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奮力擴張其影響力時面臨的那些可怕的挫折吧!」

  羅傑斯在結語時向中國讀者們招手︰「快去看看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吧,讓我們相遇在遊歷的路上。」

羅傑斯對美悲觀 續增持國航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對於商品後市充滿信心,認為近期的大型調整,只是過度急升後的回吐,當然,任何人對於調整的底部都說不準,羅傑斯只說又有買入金屬的衝動了。

  不過,他還是最看好農產品,此外,他上月趁低增持了中國國航股票(H股)。

指美經濟更差 促伯南克辭職

  他對於美國的前景很悲觀,但對於中國經濟仍充滿信心,認為美國經濟已積重難返,而「不懂經濟」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只亂印銀紙托市,令美國的債務短時間內倍增,他不認為這樣做可以解決問題,反而令病情惡化,及至要「施手術」時,可能無法復元了。

  他認為,伯南克理應辭職及解散聯儲局,停止干預市場,讓市場自然調節。

  羅傑斯曾公開表示沽空美國金融股,據了解,他在7月份曾全部把沽空的股份回補,市場有傳言指他此役賺了數億美元計。

平金融股淡倉 傳賺億計美元

  對於中國股市,他沒有高價套利,表示一股也沒有沽出,只望把中國股票都留給女兒們,因為他相信中國牛市是漫長的,股價今後多年還會節節上升。

  羅傑斯曾經說深滬指數3000點附近可再買,但2500點也跌破。事實上,他一向不認為可以預知短期股市的高點和低點,只能說6000點過高而3000點可再買,因此,當股市跌至2000餘點後,他鼓勵已在較高位套現的投資者,再買中國股票。

奧運期搭客大減 買錯國航?

  他在高位沒沽貨,卻身體力行趁低增持國航股份,然而,他也即時懷疑自己在投資上是否犯錯,因為他在奧運前某次搭乘國航航機,搭客較他想像中更加少。

  他估計,這種做法是基於反恐防恐及讓北京的空氣更清新,所以在奧運前開始大幅收緊簽證發放,國航的載客量因而減少,股價受到更大沽壓。

  但羅傑斯從樂觀的角度看待搭客稀疏的問題。他說:「說不定我已在底部買入國航股票,因為當中國當局在9月份奧運後發簽證回復正常,到時國航的載客量可急增。」

熱炒前吸納 愛亞洲航空龍頭

  羅傑斯其實又一次具體地指出「熱炒前買進」(Get them before they are hot)的原則。

  有誤以為,羅傑斯既看好油價又看好國航是一種對冲行為(即若油價下跌航空股受惠), 但實情並非如此,羅傑斯看好亞洲及特別是遠東區旅遊業,因此喜歡中國的航空龍頭股,他知道國航管理層會利用對冲油價來減輕成本上升,而在艱難的經營環境下,航空業必定汰弱留強,更有利國航的擴展。

﹏﹏﹏﹏﹏﹏﹏﹏﹏﹏﹏﹏﹏﹏﹏﹏﹏﹏

小知識︰羅傑斯看好中國航空股

  商品大王羅傑斯聲稱自己持有大量中國國航(00753)與中國的航空股。去年1月他更到北京實地考察國航的營運情況,並獲當時的中國航空集團總經理兼中國國航股份董事長李家祥親自接待。

  羅傑斯承認十分看好中國航空股前景:「未來三年,航空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機會,國航是最大的,是最重要的,它曾有過問題,所以我想去視察一次,才決定買入或沽出,或甚麼都不用做。」

共和黨技窮 寧挺奧巴馬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奧巴馬強勢出擊爭奪美國總統寶座,一些親共和黨的學者也轉向,包括著名日裔歷史學家福山教授(Francis Fukuyama)。筆者日前介紹福山駁斥「新冷戰重臨」的觀點,福山於1989年提出「歷史終結」(The End of History,即民主制度與自由經濟已取得勝利)而聞名於世,他被視為新保守主義的創始人之一,但布殊出兵伊拉克後,福山和新保守主義決裂,近期,他公開表態挺奧巴馬。

福山反對伊戰 與布殊決裂

  在學習福山觀測世情時,筆者得到教授本人的回覆和指正,獲益良多。

  福山主張美國在世界各地傳播自由民主及市場經濟,但反對用武力實現目的,他指布殊發動伊拉克戰爭罔顧國際法,不僅令美國泥足深陷,也做了很壞的先例,使其他大國可藉口動武,例如最近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

麥凱恩好鬥 寄望奧巴馬

  他支持奧巴馬的原因之一,是由於麥凱恩支持伊戰及主張以武力解決恐怖主義和大殺傷力武器擴散等問題,反之,奧巴馬不認同強權思想。

  另一原因是他對共和黨徹底失望。他對筆者說: 「共和黨已到了思路閉塞的地步」(out of ideas)。

  雖然福山駁斥麥凱恩的智囊卡根所鼓吹的冷戰重臨論,但他指出,隨着美國獨大告終,世界面臨更多挑戰。

憂美拒接受滑落現實 續冒險

  他說:「美國很難接受其力量下降的現實,而任何高估我們今後仍可控制事態發展的想法,可能會帶來危險。」(I think that it will be hard for the US to accept the decline in its own relative power, and that there is some danger in our overestimating the degree to which we will be able to shape events from now on.)

  他並非毫無保留支持奧巴馬,指若奧巴馬上台執政,應善於利用伊拉克局勢已改善的機會,使美軍能按奧巴馬的時間表撤軍。

美兩位歷史學大師 殊途同歸

  福山對布殊及共和黨失望,美國另一位歷史學大師Franz Schurmann也是這樣。

  Schurmann老師曾經希望布殊改過及與切尼劃清界綫,但恨鐵不成鋼。由於患上老人病,Franz暫無法表達對選情的看法,但筆者相信,他不會支持好戰的候選人。

  Franz近年提出「帝國」(Empires)紛崛起,世界走向多極化的論點。他指出,成功的「帝國」只會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優勢,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反之,武力爭霸,將如歷來的好戰者一樣,注定失敗。

﹏﹏﹏﹏﹏﹏﹏﹏﹏﹏﹏﹏﹏﹏﹏﹏﹏﹏

小知識:福山與新保守主義決裂

  福山一直都與新保守主義的核心人物、《旗幟周刊》定期撰稿人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的政治理念十分相近,他更為福山1992年出版的著作《歷史之終結》書後摺撰寫簡介。

  但福山於2006年出版《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中譯:在十字路口的美國),正式標誌着與新保守主義的決裂,並修正之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支持,直斥布殊主義已經失敗。自「911」後,新保守主義者大多認為要用盡一切手段,當然包括武力,在中東推動民主。但福山在書中指出,應該依靠發展經濟,促進市場自由等手段而非武力,去達致民主目的。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以伊若開戰 油價料上200美元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李昌鴻深圳20日電】香港資深金融專家、印尼千禧集團董事李德明表示,由於受美國次按危機持續打擊,美國經濟瀕臨衰退邊緣,未來幾個月,道指將會下跌至萬點關口,而港股受累也將下滑至20,000點關口。為了消除伊朗核威脅,以色列很可能於今年天氣晴好的9月發起空襲伊朗核設施的行動,到時,油價和金價將分別暴漲至200美元和1500美元,而全球股市將會出現暴跌,道指會跌至8000點附近。

李德明:金價或見1500美元

 曾多次準確預測金價、油價和港股的李德明表示,目前美國次按危機沒有結束的跡象,許多捲入次按危機的銀行和投行通過分批作賬方式,使得其損失持續顯現,在二季度他們的損失依然驚人,美林和花旗集團昨日仍然出現巨額的50億和25億美元損失,未來他們仍有許多損失有待公佈,同時油價高企推高通脹水平、企業盈利大幅下滑,未來一段時間,美股道指仍將受壓,將跌回10,000點關口。

外圍拖累 恆指將下試二萬關

 他認為,受到美股下跌影響,加上通脹壓力上升、出口及轉口貿易下滑和房地產業不景氣,加上內地宏調影響,港股將跌回20,000點關口,22,000位由以前的支撐點變成目前的壓力位,投資者宜注意風險,保持觀望或謹慎操作。

 在談到A股時,李德明表示,2,800點和3,000點是A股滬指反彈很強的阻力點位,並且很有可能跌破2,500點,即便有奧運行情也是短暫反彈。

奧運反彈短暫 A股下望2500

 李德明還重點提到日益緊張的以色列和伊朗核衝突問題,他表示,布什總統即將於年底下台,為了解決伊朗核子問題帶來的威脅,以色列會乘布什下台前通過空襲的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否則新任總統上台後會生變。目前以色列百架飛機演練和伊朗試射導彈等均已顯現兩國衝突的苗頭,而且通過軍事支持以色列空襲伊朗有利提高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競選的成功性,因此在美國支持下,以色列很可能在8-9月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突襲,而9月份中東地區天氣特別晴好,最有利空襲行動。

 他認為,如果以色列和伊朗果真發生戰爭,伊朗將封鎖波斯灣原油出口霍爾木茲海峽,在投機因素的炒作下,國際油價和金價將會暴漲,分別會達到200美元和1500美元,而全球股市則將遭殃,道指會跌至8000點附近,港股會跌至18,000點,A股則會跌破2000點。

中 投 洽 入 股 控 與 葛 霖 多 次 會 晤   擬 公 開 市 場 掃 貨

【 本 報 訊 】 英 國 報 章 報 道 , 擁 有 逾 600 億 美 元 向 外 投 資 額 度 的 中 國 投 資 有 限 公 司 ( 中 投 ) 再 度 「 走 出 去 」 , 繼 入 股 外 資 大 行 摩 根 士 丹 利 及 黑 石 集 團 後 , 最 近 與 控 ( 005 ) 主 席 葛 霖 展 開 談 判 , 雙 方 探 討 的 主 要 話 題 是 中 投 在 公 開 市 場 上 直 接 購 買 控 股 份 , 換 言 之 , 控 將 成 為 第 三 家 受 中 投 青 睞 入 股 的 國 際 金 融 機 構 。 若 中 投 成 功 入 股 控 , 將 成 為 其 首 位 主 權 基 金 股 東 。   記 者 : 李 培 瑛


英 國 《 星 期 日 電 訊 報 》 引 述 消 息 指 , 最 近 數 個 月 , 葛 霖 與 中 投 高 層 進 行 多 次 會 晤 , 雙 方 擬 就 入 股 控 進 行磋 商 。 由 於 控 目 前 財 政 狀 況 良 好 、 資 金 流 動 性 充 足 , 並 不 需 要 效 法 次 按 纏 身 的 花 旗 、 大 摩 等 競 爭 對 手 進 行 直 接 融 資 , 入 股 將 不 會 牽 涉 發 行 新 股 , 中 投 擬 在 公 開 市 場 買 入 控 股 份 。 如 果 雙 方 合 作 順 利 , 控 有 望 進 軍 內 地 A 股 市 場 , 有 可 能 成 為 有 史 以 來 第 一 家 內 地 掛 牌 的 外 資 公 司 。


財 政 佳   毋 須 發 新 股 集 資



對 於 中 投 入 股 控 的 傳 聞 , 該 報 引 述 控 發 言 人 表 示 : 「 我 們 公 司 長 期 致 力 於 鼓 勵 全 球 各 地 的 投 資 者 成 為 我 們 的 股 東 , 特 別 是 某 些 對 公 司 而 言 , 具 有 戰 略 性 地 位 的 地 區 投 資 者 , 我 們 更 是 給 予 高 度 重 視 。 我 們 為 此 制 訂 詳 細 的 股 東 發 展 計 劃 , 但 是 不 適 合 透 露 更 多 的 信 息 」 。
市 場 相 信 , 中 投 已 經 先 後 購 入 大 摩 及 黑 石 等 國 際 性 金 融 機 構 的 股 權 , 因 此 投 資 控 亦 絕 非 空 穴 來 風 。 而 中 投 擬 入 股 控 的 傳 聞 並 非 首 次 傳 出 。 大 摩 引 入 中 投 作 股 東 後 , 當 時 市 場 傳 聞 , 受 次 按 影 響 深 遠 的 控 , 或 引 入 新 股 東 , ??當 時 豐 銀 行 亞 太 區 行 政 總 裁 霍 嘉 治 回 應 , 中 資 保 險 公 司 或 養 老 金 入 股 控 的 機 會 較 銀 行 大 , 強 調 「 目 前 看 不 到 任 何 我 們 急 需 資 金 的 情 況 」 。
中 投 董 事 長 樓 繼 偉 於 今 年 5 月 時 稱 , 當 前 世 界 經 濟 劇 烈 動 盪 帶 來 前 所 未 有 的 機 會 , 但 中 投 的 投 資 原 則 是 以 商 業 出 發 及 價 值 投 資 出 發 。 故 市 場 傳 出 中 投 有 意 入 股 控 亦 不 為 奇 。 今 年 以 來 , 控 股 價 累 跌 6% , 同 一 期 間 , 英 國 FTSE 350 指 數 的 銀 行 類 股 份 平 均 跌 幅 達 28% , 反 映 「 大 笨 象 」 抗 跌 力 較 強 。 雖 然 控 是 首 家 因 次 按 危 機 公 佈 資 產 減 值 的 國 際 性 金 融 機 構 , 截 至 目 前 為 止 控 仍 是 全 球 資 本 最 強 的 銀 行 之 一 。
國 務 院 總 理 溫 家 寶 年 初 指 出 , 中 投 註 冊 資 金 2000 億 美 元 , 其 中 600 億 美 元 用 於 向 中 國 商 業 銀 行 注 入 資 本 金 , 實 際 上 向 外 投 資 額 度 就 只 有 600 億 至 700 億 美 元 。 扣 除 入 股 黑 石 及 大 摩 的 80 億 元 後 , 中 投 尚 餘 至 少 500 億 美 元 備 用 額 度 , 反 映 其 投 資 控 或 其 他 項 目 的 資 金 應 不 成 問 題 。


投 資 黑 石 及 大 摩 均 損 手
不 過 , 中 投 欲 在 市 場 掃 入 控 街 貨 , 其 成 本 絕 不 便 宜 。 假 設 購 入 控 1% 股 份 , 即 約 1.2 億 股 , 按 上 周 五 在 港 收 市 價 120 元 計 , 涉 資 高 達 144 億 元 ( 約 18.5 億 美 元 ) 。 根 據 資 料 顯 示 , 控 股 權 架 構 分 散 , 第 一 大 股 東 巴 克 萊 , 持 股 量 僅 4.31% , 其 他 股 東 大 部 份 為 基 金 。
去 年 5 月 , 中 投 斥 資 30 億 美 元 , 按 每 股 29.6 美 元 入 股 黑 石 約 10% 股 份 ; 其 後 在 12 月 , 又 出 資 50 億 美 元 , 收 購 大 摩 不 多 於 10% 股 份 。 中 投 出 師 不 利 , 剛 入 市 便 遇 上 環 球 股 市 大 幅 下 挫 , 目 前 兩 項 投 資 均 錄 得 賬 面 虧 損 。

後 市 趨 悲 痛 沽 中 移 動 2008 年7 月21 日

【 明 報 專 訊 】 恒 生 指 數 上 周 走 勢 先 跌 後 回 升 , 收 報21874 點 , 全 周 下 跌310 點 , 大 巿 低 迷 格 局 依 然 。 美 國 經 濟 及 金 融 巿 場 欠 佳 、 內 地 通 脹 及 宏 調 , 繼 續 困 擾 大 巿 。 百 萬 倉 決 定 , 今 早 按 開 巿 價 ︰ 一 、 全 數 沽 出 港 交 所 認 沽 輪(2149) ; 二 、 全 數 沽 出 中 移 動(0941) ; 三 、 減 持 半 數 中 國 海 外(0688) , 然 後 靜 觀 其 變 。

港 交 所 認 沽 輪(2149) 作 為 衍 生 工 具 , 走 勢 非 常 波 動 , 現 時 已 有9.3% 回 報 , 應 當 機 立 斷 鎖 定 利 潤 。

港 交 所 回 勇 沽2149 套 利

看 短 線 技 術 走 勢 , 港 交 所 股 價 近 期 已 升 穿10 天 線 , 接 近 升 穿20 天 線 , 有 轉 強  象 , 股 價 若 繼 續 向 上 , 認 沽 輪 價 格 可 能 再 跌 , 百 萬 倉 認 為 , 現 階 理 應 全 部 出 售 。

至 於 中 移 動 , 其 網 絡 質 素 與 覆 蓋 、 財 政 實 力 、 利 潤 率 、 客 戶 消 費 力 及 規 模 都 遠 勝 對 手 。 可 是 , 近 期 的 發 展 態 勢 顯 示 , 國 家 有 意 扶 持 中 移 動 的 對 手 , 平 衡 現 時 的 競 爭 格 局 , 包 括 ︰

一 、 國 資 委 研 究 中 心 新 產 業 研 究 部 副 部 長 盧 奇 駿 向 內 地 網 站 表 示 , 國 家 應 該 補 貼 和 支 持 中 電 信(0728) , 除 了 注 資 , 也 可 透 過 優 先 回 歸 A 股 和 優 惠 貸 款 的 方 式 予 以 支 持 ;

二 、5 月 底 , 內 地 電 訊 業 重 組 拉 開 序 幕 時 , 工 業 和 信 息 化 部 在 重 組 文 件 中 明 言 , 希 望 中 移 動 開 放 網 絡 , 讓 對 手 共 用 , 建 議 由 國 家 協 調 結 算 費 用 , 此 舉 若 實 行 , 對 中 移 動 甚 為 不 利 。 公 司 每 月 上 客 逾700 萬 , 一 半 以 上 新 客 來 自 農 村 , 其 所 以 能 獨 享 農 村 巿 場 增 長 ; 亦 因 網 絡 廣 闊 , 可 覆 蓋 對 手 所 不 能 覆 蓋 的 地 方 , 若 開 放 網 絡 , 此 優 勢 便 大 打 折 扣 。

國 家 欲 扶 持 中 移 動 對 手 的 意 圖 , 令 巿 場 難 以 估 計 下 一 輪 還 有 什 麼 不 利 措 施 , 每 一 次 措 施 的 公 布 , 估 計 會 不 利 中 移 動 的 股 價 , 此 陰 霾 不 去 , 中 移 動 難 有 望 大 升 。

國 策 扶 對 手 中 移 失 優 勢

而 且 , 中 電 信 已 獲 得CDMA 業 務 , 聯 通(0762) 與 網 通(0906) 合 併 , 專 心 發 展GSM 業 務 , 中 移 動 在 城 巿 巿 場 面 對 的 競 爭 , 確 較 之 前 激 烈 , 是 否 還 能 達 到 投 資 者 預 期 的 增 長 成 疑 , 是 為 另 一 陰 霾 。 更 重 要 的 是 , 中 移 動 佔 恒 生 指 數 比 重 達12% , 若 大 市 不 就 , 股 價 極 可 能 跟 隨 大 巿 下 挫 。

因 此 , 百 萬 倉 決 定 現 階 段 全 數 沽 出 中 移 動 。 不 過 , 中 移 動 的 基 本 因 素 仍 十 分 穩 健 , 他 日 下 調 至 吸 引 水 平 , 不 排 除 會 重 新 吸 納 。

減 半 中 國 海 外 候 反 彈 沽 盡

至 於 中 國 海 外(0688) , 百 萬 倉 認 為 , 內 地 樓 巿 仍 是 宏 調 整 頓 的 重 點 行 業 之 一 , 全 國 房 產 業 股 價 表 現 也 難 望 好 轉 , 所 以 先 減 持 一 半 。 每 逢 大 巿 反 彈 , 中 國 海 外 都 會 受 惠 , 因 此 留 下 半 數 持 倉 , 待 反 彈 時 再 沽 出 套 利 。

綜 觀 外 圍 情  , 花 旗 集 團 第2 季 虧 損 達25 億 美 元 、 英 倫 銀 行 副 總 裁 不 排 除 英 國 會 陷 入 經 濟 衰 退 、 評 級 機 構 標 普 第2 季 降 級 宗 數 創5 年 之 最 , 低 迷 格 局 難 改 , 宜 靜 觀 其 變 。

英 報 : 匯 控 擬 引 入 中 投 2008 年7 月21 日

【 明 報 專 訊 】 匯 控(0005) 密 鑼 緊 鼓 籌 備 到 上 海A 股 上 市 , 第 一 步 或 會 先 行 引 入 中 國 投 資 公 司(CIC) 為 股 東 。 英 國 《 每 日 電 訊 報 》 引 述 消 息 稱 , 匯 控 主 席 葛 霖 近 月 多 番 與 中 投 負 責 人 會 面 , 探 討 中 投 入 股 匯 控 的 可 能 。

或 從 市 場 購 入 股 份

不 過 , 報 道 稱 由 於 匯 控 沒 有 資 金 需 要 , 故 中 投 很 大 機 會 透 過 在 市 場 購 入 匯 控 股 份 作 投 資 , 有 別 以 往 如 摩 根 士 丹 利 , 以 額 外 發 行 可 換 股 票 據 方 式 引 入 中 投 。 本 報 昨 晚 未 能 就 有 關 報 道 , 取 得 匯 控 發 言 人 的 回 覆 。

每 日 電 訊 報 引 述 匯 控 發 言 人 稱 : 「 我 們 經 常 尋 求 機 會 , 擴 闊 匯 控 股 東 的 地 域 層 面 , 尤 其 是 一 些 對 匯 控 有 策 略 意 義 的 市 場 。 我 們 每 年 都 有 投 資 者 關 係 計 劃( 與 投 資 者 保 持 聯 繫) , 但 不 能 透 露 個 別 會 議 的 內 容 。 」

中 投 近 年 大 舉 外 出 投 資 , 除 了 入 股 大 摩 , 還 有 百 仕 通(Blackstone) 及 國 際 發 卡 公 司VISA 等 , 每 日 電 訊 報 認 為 , 匯 控 倘 能 成 功 引 入 中 投 , 其 於 上 海A 股 上 市 的 大 計 , 料 將 「 好 事 近 」 。

早 前 有 消 息 指 , 匯 控 已 就 研 究 到 上 海A 股 上 市 一 事 , 成 立 工 作 小 組 , 小 組 成 員 包 括 曾 任 中 國 證 監 會 副 主 席 的 匯 豐 銀 行 非 執 行 副 主 席 查 史 美 倫 、 匯 豐 環 球 銀 行 亞 太 區 主 管 范 浩 宏 等 。

事 實 上 , 匯 控 行 政 總 裁 紀 勤 早 前 出 席 公 開 活 動 時 , 亦 重 申 匯 控 有 意 到 上 海 上 市 , 但 要 待 內 地 的 相 關 法 規 出 台 。 至 於 上 市 方 式 , 匯 控 計 劃 以 控 股 集 團 形 式 整 體 上 市 , 而 並 非 分 拆 內 地 註 冊 法 人 銀 行 。

滬 國 際 板 「 無 技 術 障 礙 」

上 海 交 易 所 早 前 表 示 , 快 將 推 出 國 際 板 , 以 方 便 海 外 企 業 到 內 地 上A 股 。 上 交 所 研 究 中 心 總 監 胡 汝 銀 不 久 前 亦 公 開 指 出 , 推 出 國 際 板 已 無 技 術 障 礙 , 亦 預 期 海 外 企 業 、 預 託 證 券(CDR) 、 海 外ETF( 交 易 所 買 賣 基 金) , 均 可 在 國 際 板 掛 牌 。 不 過 , 實 質 的 法 規 , 仍 有 待 上 交 所 與 中 證 監 討 論 。 其 實 除 了 匯 控 , 東 亞 銀 行(0023) 、 以 及 美 國 可 口 可 樂 公 司 等 , 亦 曾 表 示 有 意 到 上 海A 股 上 市 。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房 利 美 房 貸 美 不 愁 資 金 2008 年7 月14 日

【 明 報 專 訊 】 上 周 末 美 國 出 現 按 證 公 司 房 利 美 及 房 貸 美( 下 稱 兩 美) 的 財 務 問 題 , 而 中 東 的 伊 朗 與 以 色 列 有 劍 拔 弩 張 的 危 險 鏡 頭 , 紐 約 油 價 一 度 突 破 每 桶147 美 元 的 歷 史 新 高 , 淡 友 自 然 順 手 把 美 股 壓 下 去 。 不 過 , 這 兩 個 負 面 因 素 , 其 實 只 是 一 點 噪 音 , 對 港 股 投 資 者 而 言 , 本 周 主 導 市 場 的 因 素 會 是 周 四 公 布 的 內 地 次 季 經 濟 數 據 及 宏 調 基 調 的 轉 變 。

房 利 美 及 房 貸 美 借 出 或 擔 保 的 樓 按 達5 萬 億 美 元 , 佔 美 國12 萬 億 美 元 樓 按 市 場 的42 % , 其 對 美 國 樓 市 的 重 要 性 不 言 而 喻 。 此 外 , 在 銀 行 對 樓 按 市 場 關 掉 水 喉 之 際 , 「 兩 美 」 成 為 樓 市 活 水 之 源 , 今 年 首 季 佔 新 造 樓 按 市 場 達 八 成 , 布 殊 政 府 又 怎 會 任 由 「 兩 美 」 關 門 大 吉 呢 ?

「 兩 美 」 由 國 會 發 起 成 立 , 房 利 美 成 立 於1938 年 , 政 府 在 「 兩 美 」 雖 無 股 權 , 但 市 場 都 相 信 如 發 生 任 何 財 務 危 機 , 政 府 必 然 會 拯 救 這 兩 家 按 證 公 司 。 這 份 無 形 的 資 產 , 令 「 兩 美 」 多 年 來 在 國 際 市 場 發 債 集 資 , 毫 無 難 度 , 它 的 資 本 額 只 相 當5 萬 億 美 元 負 債 的1.5 % , 換 言 之 , 它 做 生 意 的 資 金 絕 大 部 分 是 來 自 舉 債 。 這 樣 高 的 槓 桿 操 作 , 投 資 者 仍 肯 買 「 兩 美 」 的 債 券 , 唯 一 信 念 是 美 國 政 府 會 是 最 終 的 救 世 主 。

中 國 是 「 兩 美 」 債 券 大 買 家

銀 行 會 有 擠 提 , 存 戶 抽 走 存 款 銀 行 就 面 臨 倒 閉 , 加 州 大 型 按 揭 貸 款 銀 行IndyMac Bank 上 周 五 便 因 而 遭 政 府 接 管 。 不 過 , 「 兩 美 」 不 靠 存 款 , 只 靠 發 債 , 而 債 主 不 少 是 各 國 的 央 行 , 包 括 中 國 人 民 銀 行 , 「 兩 美 」5 萬 億 美 元 的 負 債 中 , 便 有 約1.3 萬 美 元 是 由 國 際 各 地 投 資 者 持 有 , 中 國 佔 了3760 億 美 元 , 日 本 佔2290 億 美 元 , 香 港 則 佔196 億 美 元( 見 圖1 , 主 要 根 據 美 國 財 政 部 上 月 發 表 的 截 至2007 年 中 年 報) 。 多 年 來 國 際 資 金 透 過 「 兩 美 」 向 美 國 樓 市 注 入 大 量 資 金 , 「 兩 美 」 成 為 各 國 把 從 美 國 賺 取 的 貿 易 盈 餘 回 流 美 國 的 重 要 渠 道 , 亦 協 助 孕 育 了 當 地 的 樓 市 泡 沫 。

從 美 國 財 政 部 網 站 每 月 公 布 的 數 字 可 見 , 中 國 及 香 港 在 去 年 下 半 年 每 月 購 買 的 「 兩 美 」 債 券 有 減 少 趨 勢 , 但 隨  美 國 樓 市 今 年 以 來 不 斷 轉 差 , 中 國 反 而 成 為 淨 買 家( 見 圖2) , 香 港 的 情  亦 差 不 多 , 可 見 中 國 及 香 港 的 投 資 者 並 不 擔 心 「 兩 美 」 的 財 務 狀  , 而 從 房 利 美2 年 期 債 券 孳 息 與 同 年 期 美 國 國 庫 券 孳 息 之 差 所 見 , 周 五 在 股 市 這 麼 恐 慌 時 , 息 差 反 而 收 窄 , 可 見 債 市 投 資 者 並 無 股 市 投 資 者 那 麼 憂 慮 。 理 由 很 簡 單 , 大 家 都 深 信 「 兩 美 」 規 模 太 大 , 對 樓 市 太 重 要 , 政 府 不 會 讓 它 們 倒 下 來 , 既 然 如 此 , 債 息 又 較 美 國 國 債 高 出0.7 厘( 見 圖3 ,100 基 點 為1 厘) , 自 然 吸 引 了 食 息 一 族 入 市 。 所 以 , 筆 者 相 信 今 天 房 貸 美 發 行 新 債 , 反 應 料 會 不 俗 , 可 能 又 會 令 美 股 反 彈 。

房 利 美 債 券 息 差 周 五 反 縮

至 於 房 利 美 及 房 貸 美 股 價 之 大 瀉 , 原 因 是 公 司 可 能 會 增 資 擴 股 , 大 幅 攤 薄 原 有 股 東 股 權 , 所 以 , 大 家 都 雞 飛 狗 走 , 股 價 跌 得 厲 害 , 並 不 代 表 公 司 有 倒 閉 之 險 。 有 評 論 說 它 們 已 是 資 不 抵 債 , 技 術 上 破 產 了 , 不 過 , 債 市 仍 是 相 信 它 們 不 會 倒 下 來 , 因 為 最 終 美 國 政 府 一 定 會 撐 。

市 場 噪 音 多 焦 點 仍 是 宏 調 鬆 綁

油 價 、 美 元 、 美 國 金 融 股 危 機 , 三 者 今 年 以 來 形 成 了 一 種 牢 不 可 變 的 關 係 , 相 信 不 少 資 金 利 用 這 三 者 之 間 的 互 動 「 搵 食 」 , 上 周 美 股 市 場 謠 言 不 絕 , 有 關 於 中 東 局 勢 , 有 關 於 金 融 機 構 不 穩 。 上 周 五 , 「 兩 美 」 問 題 便 觸 發 美 元 下 跌 , 油 價 一 度 創 新 高 , 而 伊 朗 連 日 試 彈 , 亦 為 投 機 者 帶 來 很 多 炒 上 炒 落 的 機 會 ,

不 論 是 「 兩 美 」 或 是 伊 朗 核 問 題 , 都 是 市 場 的 噪 音 , 「 兩 美 」 不 會 倒 , 伊 朗 與 以 色 列 都 是 裝 腔 作 勢 , 為 未 來 談 判 爭 取 籌 碼 而 已 , 這 些 噪 音 可 能 對 港 股 帶 來 一 點 波 動 , 但 本 周 主 導 港 股 走 勢 的 會 是 周 四 中 國 公 布 的 次 季 經 濟 數 據 及 之 後 的 調 控 政 策 轉 變 , 美 股 之 動 盪 , 反 而 會 帶 來 入 市 的 機 會 。

撰 文 ﹕ 江 宗 仁

美 樓 市 現 回 穩 信 號

【 明 報 專 訊 】 美 國 樓 市 及 次 按 信 貸 問 題 , 自 去 年 起 一 直 困 擾 金 融 市 場 , 美 國 兩 大 房 貸 機 構 房 利 美 及 房 貸 美 上 周 出 現 「 爆 煲 」 危 機 , 更 令 人 關 注 美 國 樓 市 會 否 惡 化 , 不 過 也 有 不 少 市 場 人 士 認 為 , 從 近 期 美 國 公 布 的 多 項 房 屋 數 據 顯 示 , 美 國 樓 市 已 現 見 底 回 穩 信 號 , 毋 須 過 度 悲 觀 。

美 國 權 威 財 經 雜 誌Barron's , 援 引 作 為 美 國 樓 價 表 現 重 要 指 標 的 標 普 及Case-Shiller 房 屋 價 格 指 數 最 新 數 據 , 指 出 今 年4 月 份 美 國 整 體 樓 價 雖 按 年 急 跌15.3% , 但 指 數 覆 蓋 的20 個 地 區 中 ,8 個 地 區 的 樓 價 出 現 輕 微 上 升 。3 月 份 該 數 據 顯 示 其 中18 個 地 區 的 樓 價 都 出 現 下 跌( 見 表) ,4 月 數 字 無 疑 反 映 情  有 所 改 善 。

樓 價 數 據 改 善 年 底 有 望 回 穩

有 關 數 據 更 顯 示 , 樓 價 大 跌 的 情  , 只 集 中 於 斷 供 問 題 嚴 重 的 次 按 房 屋 。 其 中4 月 份 售 價 超 過72 萬 美 元( 約562 萬 港 元) 、 位 於 三 藩 市 的 高 級 住 宅 , 平 均 樓 價 按 年 跌 幅 只 有10.7% , 明 顯 低 於 接 近 兩 成 的 整 體 跌 幅 。

有 關 指 數 的 創 辦 人 之 一Chip Case 認 為 , 美 國 樓 價 已 接 近 見 底 。 他 指 出 美 國 今 年4 月 份 新 屋 動 工 量 , 已 由06 年1 月 高 峰 期 的227 萬 間 , 顯 著 跌 至97.5 萬 間( 圖1) , 類 似 的 急 跌 情 況 , 在 過 去35 年 合 共 出 現 了3 次 , 每 次 樓 市 活 動 都 能 在 一 個 季 度 內 反 彈 , 儘 管 他 承 認 , 民 眾 情 緒 仍 可 能 會 受 到 美 國 經 濟 正 走 向 衰 退 所 影 響 。

Chip Case 認 為 , 美 國 人 的 供 樓 能 力 上 升 , 也 有 利 樓 市 回 穩 , 例 如 目 前 鳳 凰 城(Phoenix) 的 人 均 收 入 與 樓 價 比 率 , 雖 然 由06 年 的9 倍 下 跌 至 目 前 的6 倍 , 但 仍 較90 年 代 明 顯 上 升( 圖2) 。

美 國 全 國 不 動 產 經 紀 協 會(NAR) 最 新 公 布 數 據 亦 顯 示 ,5 月 份 美 國 二 手 房 屋 供 銷 售 總 量 跌 至449 萬 間 , 以 目 前 的 銷 售 速 度 計 算 , 市 場 需 要10.8 個 月 來 消 化 , 明 顯 低 月4 月 份 的11.2 個 月 , 至 於5 月 份 獨 立 屋 銷 售 則 輕 微 上 升2% 。

NAR 經 濟 分 析 師Lawrence Yun 認 為 , 在 供 求 理 論 下 , 預 期 美 國 樓 市 在 未 來5 個 月 可 望 穩 定 下 來 , 並 在 明 年 出 現 復 蘇 。 他 指 出 , 目 前 美 國 房 屋 的 年 銷 量 約500 萬 間 , 與10 年 前 水 平 相 若 , 但 其 間 人 口 則 增 加 了2500 萬 , 並 且 製 造 了1000 萬 個 新 職 位 , 目 前 新 屋 的 淨 需 求 量 約 為 每 年160 萬 , 以 目 前 每 年 不 足100 萬 間 的 供 應 量 看 來 , 明 顯 未 能 滿 足 市 場 需 求 。

新 屋 動 工 銳 減 未 能 滿 足 需 求

另 一 分 析 師Tom Brown 亦 指 , 反 映 次 按 證 券 市 場 表 現 的ABX 指 數 顯 示 , 在 過 去6 至8 個 月 , 有 關 貸 款 的 拖 欠 情 況 出 現 下 降 , 顯 示 未 來 樓 市 出 現 斷 供 的 壓 力 可 能 降 低 。

美 國Well Fargo 的 首 席 投 資 顧 問Jim Paulson 亦 預 期 , 斷 供 情  可 望 改 善 , 美 國 樓 價 可 望 在 今 年 底 回 穩 。

美 國 國 會 正 建 議 立 法 , 透 過 聯 邦 住 宅 管 理 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來 協 助 處 理3000 億 美 元 的 問 題 次 按 貸 款 , 華 府 也 可 能 注 資 挽 救 美 國 兩 大 房 貸 機 構 房 利 美 及 房 貸 美( 詳 見 另 文) , 也 減 輕 了 市 場 對 樓 按 信 貸 的 憂 慮 。

穆 迪 ﹕ 售 樓 數 字 改 善 屬 虛 火

但 一 些 市 場 人 士 也 認 為 , 美 國 樓 市 仍 有 可 能 進 一 步 下 調 , 其 中 評 級 機 構 穆 迪 的 經 濟 分 析 師Mark Zandi , 以 及 資 產 管 理 公 司Pimco 的 基 金 經 理Bill Gross 便 預 期 , 未 來 樓 價 將 再 跌 一 成 , 主 因 是 美 國 經 濟 可 能 在 稍 後 正 式 進 入 衰 退 , 加 上 利 率 趨 升 , 令 就 業 市 場 及 斷 供 情 況 惡 化 , 近 期 房 屋 銷 售 趨 穩 , 也 可 能 只 是 受 到 銀 主 盤 及 市 場 減 價 促 銷 所 致 。

撰 文 : 基 斯 羅

美 國 借 高 油 價 打 擊 中 國 ?

【 明 報 專 訊 】 當 看 到 法 新 社 近 日 回 顧 《 自1970 年 世 界 油 價 走 勢 的 重 要 轉 捩 點 》 一 文 , 不 禁 想 起 宋 鴻 兵 在 《 貨 幣 戰 爭 》 一 書 中 所 列 舉 美 國 利 用 金 融 優 勢 掌 控 世 界 的 一 些 重 要 節 點 , 似 乎 與 國 際 油 價 存 在  遙 相 呼 應 的 內 在 關 係 。

在 第 一 次 能 源 危 機 之 前 , 美 元 作 為 世 界 性 貨 幣 , 它 的 發 行 是 以 美 國 的 黃 金 儲 備 作 為 支 撐 的 。 隨  第 三 世 界 國 家 的 獨 立 浪 潮 , 美 國 在 越 南 戰 爭 灰 頭 土 臉 的 失 敗 , 致 使 美 國 繼 續 依 賴 黃 金 儲 備 來 支 撐 美 元 的 霸 主 地 位 的 努 力 日 漸 難 以 為 繼 。

1971 年8 月15 日 , 尼 克 遜 終 於 宣 布 放 棄 履 行 美 元 與 黃 金 掛  的 承 諾 。 為 了 挽 回 美 元 因 失 去 黃 金 支 撐 而 形 成 的 頹 勢 ,1973 年5 月 由84 位 國 際 金 融 家 、 跨 國 公 司 巨 頭 和 大 衛 ‧ 洛 克 菲 勒 的 心 腹 布 熱 津 斯 基 , 在 彼 爾 德 伯 格 俱 樂 部 年 會 上 協 商 並 建 議 「 讓 國 際 油 價 上 漲400% 」 。

通 過 油 價 猛 漲 , 一 方 面 打 擊 發 展 中 國 家 的 「 囂 張 氣 焰 」 , 分 裂 瓦 解 反 美 統 一 戰 線 ; 一 方 面 利 用 油 價 上 漲 , 順 勢 大 幅 度 提 高 美 元 利 息 , 讓 資 源 豐 富 經 濟 落 後 的 產 油 國 成 為 華 爾 街 資 本 市 場 的 搖 錢 樹 , 將 石 油 漲 價 的 代 價 化 解 成 為 資 本 市 場 的 金 融 回 報 , 讓 石 油 美 元 回 流 華 爾 街 。

兩 次 石 油 危 機 美 國 皆 為 贏 家

至1979 年 伊 朗 爆 發 了 伊 斯 蘭 革 命 , 並 引 發 了 第 二 次 石 油 危 機 , 油 價 隨 之 突 破20 美 元 。1980 年 , 美 國 與 伊 朗 關 係 進 一 步 惡 化 , 軍 事 衝 突 「 一 觸 即 發 」 , 油 價 首 次 突 破30 美 元 。9 月22 日 在 美 國 的 支 持 和 慫 恿 下 , 伊 拉 克 發 動 了 對 伊 朗 的 戰 爭 , 當 兩 伊 戰 爭 在1981 年 初 達 到 白 熱 化 時 , 油 價 達 到 了39 美 元 。 在 油 價 高 漲 和 通 貨 膨 脹 的 雙 重 壓 力 下 , 再 加 上 美 國 英 國 的 高 利 貸 , 使 西 方 陣 營 「 有 控 制 地 解 體 」 了 一 個 個 討 厭 的 對 手 , 美 國 的 階 段 性 戰 略 目 標 再 度 實 現 。

從1987 年 到1989 年 , 日 本 股 市 一 路 高 漲 , 日 圓 對 美 元 大 幅 度 升 值 , 雄 心 勃 勃 的 日 本 人 不 僅 在 美 國 四 處 收 購 企 業 和 物 業 , 而 且 放 言 若 干 年 之 後 日 元 將 會 實 現1 日 圓 對1 美 元 。1989 年12 月29 日 日 本 股 市 達 到 了 巔 峰 , 日 經 指 數 高 達38915 點 , 美 國 金 融 資 本 開 始 投 機 沽 空 日 本 股 市 , 但 是 徹 底 制 服 日 本 光 靠 資 本 市 場 仍 顯 不 足 , 日 本 的 死 穴 就 在 石 油 。

1990 年8 月17 日 , 又 一 次 在 美 國 含 糊 其 辭 的 默 許 下 , 薩 達 姆 的 伊 拉 克 共 和 國 衛 隊 入 侵 了 科 威 特 , 造 成 中 東 產 油 國 的 緊 張 局 勢 , 促 使 油 價 上 漲 到40 美 元 以 上 。 隨 後 , 美 國 成 功 地 逼 迫 日 本 出 錢 打 了 一 場 「 沙 漠 風 暴 」 , 既 控 制 了 科 威 特 的 石 油 , 又 徹 底 搞 定 了 日 本 , 使 日 本 經 濟 至 今 沒 有 走 出 陰 影 。

2003 年3 月 以 前 , 國 際 油 價 一 直 維 持 在37 美 元 左 右 。 美 國 利 用 全 世 界 對 「911 事 件 」 的 同 情 , 以 莫 須 有 的 罪 名 發 動 了 對 伊 拉 克 的 軍 事 入 侵 , 從 此 以 後 國 際 油 價 一 路 峰 起 。 美 國 放 任 華 爾 街 那 些 規 模 巨 大 的 對  基 金 炒 作 國 際 石 油 期 貨 , 漠 視 國 際 油 價 劇 烈 波 動 , 任 何 一 個 與 油 價 有 關 無 關 的 事 件 都 成 為 了 金 融 投 機 者 推 波 助 瀾 的 理 由 。

能 源 改 革 呆 滯 成 中 國 死 穴

國 家 油 價 上 漲 的 速 率 愈 來 愈 快 , 上 漲 的 理 由 也 愈 來 愈 莫 名 其 妙 。 而 這 一 階 段 也 正 是 中 國 多 事 之 春 ,1 月 份 冰 雪 災 害 , 中 國 奔 命 於 應 對 , 油 價 上 升 到100 美 元 ;5 月 份 汶 川 地 震 , 中 國 急 於 採 購 石 油 救 災 , 油 價 破 了130 美 元 ;6 月 份 中 國 北 方 麥 收 , 南 方 水 災 , 油 價 險 破140 美 元 。 油 價 是 否 再 一 次 成 為 某 種 武 器 , 我 們 不 得 不 為 此 深 感 憂 慮 。

或 許 有 人 也 看 清 了 我 們 中 國 的 死 穴 , 由 於 近 年 來 能 源 改 革 的 停 滯 , 使 石 油 的 進 出 口 集 中 在 兩 大 國 有 企 業 手 中 , 大 量 依 賴 現 貨 交 易 , 根 本 無 法 形 成 能 夠 應 對 石 油 價 格 波 動 的 有 效 交 易 機 制 , 市 場 無 法 配 置 資 源 , 能 源 用 戶 無 法 通 過 期 貨 交 易 套 期 保 值 以 應 對 風 險 。

國 有 的 兩 大 公 司 既 缺 乏 期 貨 交 易 能 力 , 又 缺 乏 交 易 意 願 , 國 家 也 缺 乏 相 應 制 度 的 保 障 , 導 致 「 中 國 需 求 」 不 得 不 大 量 在 短 線 市 場 和 現 貨 市 場 採 購 石 油 和 成 品 油 , 嚴 重 影 響 了 國 際 市 場 的 價 格 , 給 石 油 投 機 者 可 乘 之 機 。

削 減 中 國 競 爭 力 防 礙 崛 起

油 價 大 幅 度 上 調 , 必 然 對 沒 有 準 備 好 應 付 高 油 價 的 中 國 社 會 構 成 全 面 震 盪 , 增 加 社 會 不 穩 定 因 素 , 削 弱 國 際 競 爭 力 , 使 中 國 的 「 崛 起 」 可 能 也 會 步 日 本 後 塵 。

儘 管 有 人 在 指 摘 宋 鴻 兵 是 捕 風 捉 影 , 無 中 生 有 , 誇 大 其 詞 。 但 是 , 內 在 的 巧 合 不 得 不 引 起 我 們 的 滿 腹 狐 疑 , 我 們 不 禁 要 問 , 誰 將 是 西 方 下 一 個 「 有 控 制 地 解 體 」 的 目 標 ? 難 道 是 我 們 ?

韓 曉 平 中 國 能 源 網 首 席 資 訊 官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市場動態:從一極端至另一

恆生指數週二大跌692點,或3.2%,收報21,220.8點。市場成交額為普通的637億港元。據稱,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指,美國兩大按揭貸款機構房利美和房貸美或要從股市上籌集更多資金。儘管房利美和房貸美或要籌措更多資金的消息明顯對香港交易所上市之大部分公司沒有甚麼影響,但港股仍難逃大跌。



我們能否每天準確地預測股價的波動?答案恐怕是不能的。股價可能會在某一日顯著大跌,然後大幅躍升,儘管公司的業務基本因素根本沒有重大變化。



紐約商品交易所輕低硫原油價格每桶大跌逾5美元,至136美元。市場對熱帶風暴將破壞墨西哥灣油氣生産設施之憂慮有所紓緩,因為預計颶風將朝向北部。



恆指已由2007年10月30日的高位水平31,638點,在八個月間下跌了超過10,000點,這意味著跌幅達到33%。事實上,許多週期性股份和細價股的跌幅更為嚴重。由於市場下跌,越來越多投資者感到恐慌和失望,從而產生滾雪球的效應,並導致市場的進一步下跌。市場很容易就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按週二收市水平21,220.8點,以及我們對眾多成分股之盈利預測的更新數字計算,恆指的08財年核心市盈率為14.5倍。我們注意到,近幾年恆指的低位水平不斷上升。14倍的08財年市盈率水平,或20,420點,應可提供相當理想的支持,因為在09財年,大部分指數成分股仍然會有盈利增長。


展望未來幾個月,美國經濟放緩可能仍會拖累全球股市的表現。高通脹和昂貴的商品價格仍然令人擔憂。然而,倘若8月和9月公佈之公司業績表現令人滿意,而且管理層指引樂觀,那麼市場氣氛或會得到改善。美國經濟何時改善仍是未知之數,但我們認為,許多股份的現價為長缐投資提供理想之價值。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中移動(941):主導地位難被替代

中移動公佈了2007年末期業績。受到用戶增長強勁、話音和增值服務使用率飆升所帶動,營業額按年上升21%,至3570億元人民幣。鑒於規模經濟得到改善,純利按年躍升32%,至870億元人民幣。實際盈利數字比我們之前預測的846億元人民幣(請參考我們刊登於2007年10月29日的分析報告:中移動:龐大資本開支推動增長),高出24億元人民幣。中移動宣派末期股息和特別股息每股1.176元。2007年的全年股息達到每股2.098元,按年上升37%。

1. 平均每月每戶收入仍然穩健

於2007年,平均每月每用戶收入為89元人民幣,稍微低於去年的90元人民幣。平均每月每用戶收入仍相對穩定,主要原因在於話音和增值服務使用量強勁增長。

回顧期內,單向收費的實施和話費下調,令平均每月每戶使用分鐘按年上升19%,至455分。

至於增值服務,短信使用量為5030億條,按年上升42%,彩鈴使用量為7億7900萬次,按年上升66%,WAP使用流量為53億兆,按年上升140%。「話音:增值」服務營業額比重由2006年的76:24改善為74:26,表示增值服務發展穩健。除了傳統的增值服務外,中移動還積極的推廣先進的增值服務,包括手機音樂、手機報和飛信(一項即時信息服務),以維持高檔用戶。期內,高檔增值服務的反應和用戶增長率都較理想。展望未來,我們預計,增值服務仍將是中移動未來數年之主要收入來源。


2. 用戶增長創新高

中移動於2007年淨增用戶6810萬,按年上升28%。這意味著平均每月增加568萬。截至2007年底止,中移動的用戶總數為3億6900萬,按年上升23%。在2008年首兩個月,中移動平均每月增加用戶751萬,顯著高於我們預測的629萬。我們相信,在流動電話替代固定電話的趨勢加劇,以及農村地區流動電話滲透率上升的帶動下,中移動將可維持強勁的用戶增長。

3. 資本開支預算獲上調

鑒於話音服務使用量飆升,而且用戶增長較預期理想,中移動向上調整資本開支預算,幅度介乎21%至30%。電訊業屬資本集中行業,因此需要龐大的資本開支,建立一個優質的電訊網絡。在沒有優質網絡的情況下,營運商將難以吸引客戶使用電訊服務。我們相信,積極的網絡擴張計劃將可擴大中移動與另外三大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我們認為,即使行業重組計劃最終實現,中移動的主導地位在未來數年不大可能被替代。


4. 上市公司無需承擔TD試營成本

香港上市中移動的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周五(2008年3月28日)公佈,其將推出國產3G技術TD-SCDMA,在8個國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青島、瀋陽和秦皇島)推出的商業試營從本周二開始(2008年4月1日)。上市公司中移動不用承擔TD試營的任何成本。TD試營網絡的建設和經營全權由母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負責。目前,本地電訊業重組和向本地電訊營運商派發3G牌照的時間表仍未可知。



財務狀況穩健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中移動持有現金1890億元人民幣,債務為340億元人民幣。淨現金為1550億元人民幣。股東資本為3740億元人民幣(或每股18.38元人民幣)。中移動的財務狀況非常穩健。



鑒於估值吸引,上調評級為買入及低風險

我們的盈利預測和自由現金流模型基於以下假設:



1. 平均每月每用戶價值以每年2元人民幣的幅度下降

2. 假設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平均每月增加的用戶數量分別為674萬、815萬和763萬

3. 預計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EBITDA利潤率分別為54.3%、53.0%和51.5%

4. 未來數年的稅率維持在25%的水平



我們預計,中移動的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純利將分別按年上升39%、21%和16%,至1210億元人民幣、1470億元人民幣和1710億元人民幣。按117元計,中移動的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預期市盈率分別為18.2倍、14.5倍及12.2倍。按照我們的自由現金流模型,我們預計,中移動的公平價值或為每股163港元。以現價看,意味著該股具有39%的上升潛力。中移動現值似乎吸引。有鑒於此,華富財經將中移動的評級由累積上調為買入及低風險。主要風險包括市場競爭較預期激烈以及政府推出不利措施。

電訊業重組的好與壞

有關中國電訊業重組的詳盡計劃已經披露。中國電信(728香港)將收購中國聯通(762香港)的CDMA流動電話業務,現金代價為438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將與中國網通(906香港)合併,以本身每1.508股股份換一股中國網通股份的方式進行。我們將逐一分析這些交易。





中國電信以昂貴估值收購CDMA業務



本為固網營運商的中國電信將透過收購中國聯通的CDMA業務進入流動電話市場。然而,我們預計,此收購對中國電信的好處不大,至少短期內如此。截至去年年底止,中國聯通的CDMA用戶總數為4190萬。2007年稅前盈利為12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1.7%),僅相當於中國電信稅前盈利的4%。盈利貢獻有限。此外,收購價(438億元人民幣)似乎昂貴,往績市盈率達到48倍。



鑒於中國電信去年的經營現金流量為870億元人民幣,該公司擁有非常充裕的財政資源,足以應付對CDMA業務的收購。然而,我們卻看不到,此收購能夠改變中國電信的黯淡前景,因為其核心固網業務的表現正在不斷下降,而流動電話替代固網電話的趨勢可能持續。該股早段股價下滑9.7%,報5.12港元。我們目前給予中國電信減持及中等風險評級。





呆滯的網通或拖累聯通



中國聯通將從中國電信取得438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收益。其將收購盈利表現呆滯的固網營運商中國網通,以本身每1.508股股份換1股網通股份的方式進行。中國聯通將獲發101億股新股,佔中國聯通現有已發行股本的74%。參考交易價格為每股網通股份26.78港元,基於聯通最後交易日的股價17.76港元。此收購價較網通最後交易日的股價具有4.4%的溢價。交易完成後,中國網通將撤銷上市地位。



中國聯通的收購價格,表示網通的往績市盈率為13.8倍。這似乎僅屬合理。主要的好處在於合併聯通與網通的銷售渠道後,擴大後的集團或可擁有交叉銷售機會,這或推動用戶數量增長。這些公司的網絡合併也可能改善網絡覆蓋率和傳輸質素。這或也具有削減成本的潛力。



這意味著,由於流動電話的替代趨勢,投資者應該注意網通近期的表現一直黯淡。固網業務或會成為中國聯通的負擔。我們給予中國網通減持及中等風險評級,中國聯通為持有及中等風險評級。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英 央 行 擬 斥7790 億 救 銀 行,仿 美 做 法 押 樓 按 借 國 債

【 明 報 專 訊 】 在 銀 行 業 流 動 資 金 持 續 緊 張 下 , 英 國 政 府 及 央 行 擬 本 周 內 公 布 推 出300 億 至500 億 英 鎊(4674 億 至7790 億 港 元) 的 拯 救 方 案 , 容 許 財 困 的 銀 行 以 樓 宇 按 揭 作 抵 押 , 借 入 政 府 債 券 , 借 貸 年 期 可 長 達 一 年 , 令 銀 行 可 利 用 國 債 作 抵 押 向 市 場 舉 債 , 此 舉 是 希 望 解 決 銀 行 業 資 金 不 足 , 助 解 決 樓 市 缺 少 新 樓 按 信 貸 的 問 題 。

此 外 , 資 本 薄 弱 的 英 國 第 二 大 銀 行 皇 家 蘇 格 蘭 銀 行(RBS) 將 須 進 行 大 型 供 股 及 變 賣 資 產 套 現 。 英 國 報 章 報 道 , 該 行 本 周 二 或 周 三 會 公 布 為 貸 款 減 值40 億 英 鎊 , 並 須 供 股 集 資 最 少100 億 英 鎊 , 同 時 會 出 售 資 產 以 減 低 供 股 的 籌 資 金 額 , 其 中 包 括 公 開 拍 賣 旗 下 總 值50 億 英 鎊 的 一 般 保 險 公 司Direct Line 及 Churchill 。 英 國 《 泰 晤 時 報 》 亦 報 道 ,RBS 可 能 出 售 在 港 上 市 的 中 國 銀 行(3988) 股 權 。

RBS 百 億 英 鎊 供 股 傳 擬 售 中 行 股 權

RBS 是 在 中 行2006 中 上 市 前 透 過RBS 中 國 實 質 持 有108.1 億 股 中 行 , 以 上 周 五 中 行 收 市 價3.69 元 計 , 約 值398.8 億 元( 折 合25.6 億 英 鎊) , 不 過 ,RBS 要 短 期 出 售 持 股 , 難 度 不 低 , 該 行 持 有RBS 中 國51.6 % 股 權 , 屬 控 制 性 權 益 , 但 任 何 出 售 股 權 予 第 三 方 均 須 獲 得 包 括 富 商 李 嘉 誠 在 內 的 其 他 股 東 一 致 同 意 , 而RBS 當 年 亦 曾 向 中 行 承 諾RBS 中 國 會 一 直 是RBS 的 子 公 司 , 因 此 , 任 何 重 大 股 權 變 動 仍 須 中 行 首 肯 。

此 外RBS 中 國 作 為 中 行 的 策 略 股 東 , 其 所 持 的209.4 億 股 於 今 年 底 後 才 能 解 禁 , 向 第 三 方 轉 售 。RBS 中 國 當 年 入 股 中 行 的 成 本 價 約 為1.13 元 , 相 對 上 周 五 收 市 價3.69 元 獲 利 甚 豐 。

英 倫 銀 行 計 劃 推 出 的 銀 行 業 拯 救 方 案 仍 須 英 國 財 相 戴 理 德 批 准 , 財 政 部 發 言 人 指 出 , 戴 理 德 及 首 相 白 高 敦 之 前 已 表 明 使 信 貸 市 場 順 暢 運 作 十 分 重 要 。 上 周 白 高 敦 曾 跟 銀 行 業 高 層 商 討 解 決 方 案 。

賣 中 行 股 份 須 李 嘉 誠 首 肯

英 國 政 府 對 拯 救 銀 行 業 的 態 度 轉 趨 積 極 , 是 因 為 脆 弱 的 銀 行 體 系 令 樓 市 的 融 通 出 現 困 難 , 樓 價 仍 處 於 高 位 的 當 地 樓 市 在 「 失 血 」 情 況 下 , 跌 幅 可 以 甚 大 , 為 經 濟 帶 來 很 大 風 險 。 於 截 至 今 年2 月 的 三 個 月 期 , 新 批 樓 按 跌 平 均 每 月 只 有7.3 萬 宗 , 為1995 年 中 以 來 最 少 。

政 府 向 銀 行 界 提 出 , 作 為 換 作 緩 助 的 條 件 , 銀 行 業 須 清 理 在 次 按 揭 證 券 及 其 他 投 資 的 損 失 , 以 便 令 金 融 市 場 可 盡 快 復 元 , 另 外 銀 行 業 亦 須 盡 快 透 過 供 股 提 升 資 本 比 率 , 才 有 能 力 恢 復 正 常 的 放 貸 業 務 。

救 銀 行 旨 在 曲 線 救 樓 市

皇 家 蘇 格 蘭 銀 行 是 英 國 銀 行 業 資 本 比 率 最 薄 弱 的 大 型 銀 行 , 一 級 資 本 比 率 只 得7.3 % , 其 次 為 柏 克 萊 銀 行(7.6 %) 及HBOS(7.7 %) , 因 此 , 市 場 估 計 , 英 國 股 市 短 期 內 會 掀 起 供 股 潮 。

明 報 綜 合 外 電 報 道

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